凡是用米粉、面粉、薯粉等加工而成的食品,潮汕人統(tǒng)稱為“粿”。

 

 

“清明食葉,端午食藥”是一句潮汕飲食俗語。古時五月又有“惡月”之稱。傳說農(nóng)歷五月初五,陰陽之氣相爭,陰氣勝出,邪祟、鬼魅、百毒、瘟疫將隨著酷暑的到來而慢慢猖獗,因此要用各種方式攘災(zāi)避惡。“端午食藥”自然是為強身壯體,對抗“惡月”來侵。

 

在潮汕地區(qū)端午要吃的“藥”中,就有一種由黃梔子和獨葉埔姜灰制成的粿品——梔粿。黃梔子是一味傳統(tǒng)中藥,有瀉火除煩、涼血解毒、清利濕熱的功效。獨葉埔姜則有驅(qū)風(fēng)化濕、行氣活絡(luò)、解毒殺蟲之效。

 

梔粿簡單易做。取黃梔子,搗碎,浸泡,濾出黃色湯汁,是純天然色素。取獨葉埔姜,燃成灰,加水,濾汁,是為堿水?;旌蟽煞N汁水,拌入糯米粉,攪勻成粉漿,上屜蒸熟,即成梔粿。梔粿口感黏軟,橙亮金黃,有種濃郁獨特的堿味。

 

 

梔粿的吃法特別。不可用刀,必須靠白紗線拉扯切割成薄片,蘸上白砂糖食用。幼時喜歡吃梔粿,單純只是因為喜歡拉扯著紗線切割梔粿的過程而已,對這一過程的喜愛,遠比對那裹在梔粿外的白砂糖被牙齒嚼得嘎吱嘎吱響來得更濃烈些——對于一個從小茁壯成長起來的吃貨來說,這實在是一種匪夷所思的舍本逐末。

 

如今,要吃到真正以“藥”制成的梔粿恐怕只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市場販?zhǔn)鄣臈d粿,多是用茶水和堿水代替黃梔汁和埔姜灰水制成的,雖然形似味似,而“神”卻早已隨“藥”遠去,只留下幼時扯著紗線,來回胡亂地切割著梔粿的記憶,在五月里。

傳承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