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專題首頁

清明祭祖重在文化的表達,但這份表達不只發(fā)生在清明

與清明相關的詩詞有很多,如唐朝詩人杜牧的“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宋代詩人高翥的“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等等。清明既是一個節(jié)氣,也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它蘊含著該時節(jié)發(fā)生的自然與人文內涵。從節(jié)氣來說,它意味著降水增多、氣溫穩(wěn)定回暖;從文化傳承來說,它意味著掃墓祭祖、慎終追遠。清明,是我國古人經歷長期探索而得的智慧結晶,是我們華夏文明重要的瑰寶之一。

 

同時,清明節(jié)還融合了寒食節(jié)與上巳節(jié)的風俗活動與文化意義,形成了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的兼具多重功能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并傳承至今。人們無論身處何方,都會盡可能地回鄉(xiāng)參加祭祖活動,緬懷祖先。祭祖作為清明時節(ji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之一,是我們對精神世界的追求,產生于我們對祖先、先輩的尊崇與懷念,是傳承、信仰、人倫、禮教的重要載體。

 

清明祭祖重在文化的表達,但這份表達不只發(fā)生在清明

 

南宋·樓儔《耕織圖》摹本(局部)祭祖的場景

 

中國因其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復雜性以及悠久人文歷史的多樣性,導致了同一個清明節(jié)、同樣的祭祖活動,在全國各地卻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在寶島臺灣,掃墓風俗和大陸的南方大體一致。但有一個特別的族群,這個族群的先輩從大陸東南沿海省份來到寶島臺灣的山地、丘陵等地定居,他們至今依舊保留著古老的風俗習慣,他們就是客家人。在臺灣,客家人的清明節(jié)并沒有像其他臺灣人那樣舉行大型的祭祖儀式,而是只在家中準備當季水果、少許糖果、些許金銀財寶(客家話稱“金紙”)祭拜祖輩牌位。這么簡便的儀式是因為不尊崇、不感恩祖先嗎?作為一名客家人,我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客家人是非常重視傳統(tǒng)習俗的族群之一,是非常重視祭祖的。

 

臺灣的客家人掃墓祭祖的時間一般在農歷正月十六,也就是元宵節(jié)后一天,客家話稱“掛紙”日。在這一天,我們會選上吉時,約定好全家、全族一起,帶上香、三牲(雞、豬、魚)、米酒、發(fā)糕、當季水果、糖果、紅蠟燭、紅鞭炮、金紙等供品,以及掃把、鐮刀、毛刷、毛巾等打掃工具,當然占卜用的筊杯也是必不可少的。全家一起前往祖墳為已故親人的墓地進行打掃并祭拜。

 

供品在墳前擺放的先后順序并無規(guī)定,但是擺放的區(qū)域是有規(guī)矩的。紅蠟燭放置在香爐兩側,酒杯和米酒放置在香爐正面前,酒杯兩側擺上發(fā)糕和筊杯。隨后以三牲為中心擺上當季水果、糖果、金紙、紅鞭炮。一切準備完畢后就可以開始儀式了。儀式開始,每位成員按照輩分拿取對應數目的香(不同家族可能略有不同),按照輩分站位,主持儀式的長輩站最前面的中間,繼承者站其兩側的后面,繼承者的愛人和子女再往后站,以此類推。排序方式呈現“長輩站前晚輩靠后、長輩站中晚輩兩翼”的樣式。在祭拜過程中,需要由長輩進行持香躬拜(俗稱“唱喏”),完成后也是按照長幼關系依次上香。最后,儀式結束前要燃放鞭炮,鞭炮聲響得越久就昭示后人越發(fā)達,前程越遠大。也有一種說法認為,響亮的鞭炮聲是為了告知天地,家族人丁未斷、有孝心、懂尊崇及感恩祖先。自此,當年度的祭祖儀式就算完畢了,供品可以打包回家。

 

從臺灣客家人族群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祭祖不只發(fā)生在清明時節(jié),但和清明祭祖一樣的是,都蘊含了屬于中國人的文化表達和情感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藉由儀式把大家召集到一起,表達了對祖先的尊崇,加強了家族的凝聚力,增進了家人間的感情,培養(yǎng)了晚輩的孝心。這個過程滿足了我們對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的追求,同時把優(yōu)秀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代代傳承下去。(作者:劉育宇)

標簽:
關閉
手機登錄
關閉
綁定手機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