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譜連兩岸 血脈同宗源

族譜連兩岸 血脈同宗源

 

——專訪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鄧文金

 

【海峽聚焦】

 

又是一年清明至。清明,是中國人祭祖掃墓的日子。以往每到清明時節(jié),就有很多臺灣同胞返鄉(xiāng)尋根、踏青掃墓,和大陸親友共同焚香祭祖。慎終追遠血緣親,作為以血緣為核心的親緣關系的投影,族譜可以說是“根”的代名詞,是一種證明自己家族歸屬的身份證明。臺灣族譜更是起到了聯(lián)結兩岸同胞割不斷的血脈親情的作用。臺灣族譜的編撰及研究進展如何?怎樣用好臺灣族譜等文獻資料,增強臺灣同胞的祖地文化認同感和民族歸屬感?記者就此專訪了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閩南師范大學閩南文化研究中心首席專家鄧文金教授。

 

臺灣族譜進一步印證兩岸一家親

 

記者:請您簡要介紹一下臺灣族譜,并談談臺灣族譜編撰及研究的意義?

 

鄧文金:族譜,是以記載一個血緣家族的人物世系及宗族事跡為主的史類文獻,它與正史、方志共同構成中國歷史文獻的三大支柱,是人們了解和研究中國社會歷史發(fā)展的重要參考資料。臺灣族譜源自大陸,或是由大陸移民帶去的舊版族譜以及由大陸舊譜翻印、續(xù)編重印的族譜,或是移民赴臺后重編之新譜,不一而足。這些族譜綜合性很強,資料豐富,生動地體現(xiàn)和反映了臺灣地區(qū)家族與地域社會及兩岸關系的發(fā)展情況。

 

編撰和研究臺灣族譜,可以了解大陸人民遷移臺灣的歷史,揭示大陸人民開發(fā)建設臺灣及臺灣宗族聚落乃至地域社會發(fā)展演變的歷史進程。而且,由于臺灣人絕大部分祖籍都在大陸,其中約有80%祖籍地是福建,與福建具有十分緊密的血緣與歷史文化聯(lián)系,因此編撰和研究臺灣族譜可以進一步印證臺灣自古以來與大陸有著一以貫之的血緣與文脈聯(lián)系。不論是曾經冒險渡海到臺灣“討生活”的先民,還是幾十年前遷徙到臺灣的民眾,廣大臺灣同胞都是祖國的骨肉天親,海峽兩岸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兄弟,這是對臺灣當局大搞“文化臺獨”逆流的最有力駁斥。族譜也能夠從血緣親情的層面上大力厚植兩岸同胞的“根”和“魂”,強化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和社會融合發(fā)展,推進祖國和平統(tǒng)一進程。

 

族譜助力溝通親情,增強祖地文化認同

 

記者:一直以來,臺灣族譜編撰和研究備受各方關注。請您簡要介紹一下臺灣族譜研究的概況。

 

鄧文金:關于臺灣族譜的編撰和研究情況,可以說,大陸和臺灣有關方面都很重視。但實事求是地說,臺灣的族譜收集和研究起步較早,成果也較多。臺灣族譜的編修熱潮起始于1945年臺灣光復之后,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再次掀起熱潮。目前,臺灣地區(qū)收藏的族譜達6000多種1.5萬冊以上。

 

大陸方面,有關臺灣族譜的收集與整理也取得不少成果。如,《閩臺關系族譜資料選編》《閩南涉臺族譜匯編》《臺灣文獻匯刊續(xù)編》《臺灣族譜匯編》《臺灣族譜續(xù)編》等先后出版,這些族譜匯編為學界研究臺灣移民史、開發(fā)史、社會變遷史及兩岸關系發(fā)展史提供了十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也為臺灣同胞到大陸尋根謁祖提供了堅實的資料依據。陳支平、方寶川、鄭振滿、陳在正、王連茂、林嘉書、謝必震等均是重要的臺灣族譜研究專家。其中,陳支平的《福建族譜》《近五百年來福建的家族社會與文化》、鄭振滿的《明清福建家族組織與社會變遷》、林國平的《福建移民史》、林嘉書的《中國家譜資料選編漳州移民卷》等著作,在兩岸學界產生重要影響。

 

記者:我們了解到,2016年閩南師范大學就策劃編輯了《臺灣族譜匯編》,2020年又編撰了《臺灣族譜續(xù)編》。請您簡要介紹一下編撰過程,以及編撰過程中令您印象深刻的故事。

 

鄧文金:《臺灣族譜匯編》《臺灣族譜續(xù)編》是福建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閩南文化研究中心”的年度重大項目,該項目也得到了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fā)展專項資金的資助。項目立項后,課題組多次召開編撰工作會議,研究落實具體工作任務。之后,課題組成員按照工作分工,克服各種困難,深入閩臺各地,走訪相關學術機構、圖書館或民間藏書機構及有關社會組織,積極開展資料收集整理工作,并在認真閱讀資料的基礎上精心撰寫提要。

 

兩部族譜匯編從2013年立項算起,共歷時8年時間才告完成,并于2016年、2020年先后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匯編共收錄臺灣族譜200多部,選編的主要標準是依據目前臺灣人口數(shù)量的姓氏排名,原則上以排名前30名的姓氏作為選編對象,再根據某些姓氏在臺灣社會的影響重要程度,適當增補。年代上,上起明代,下迄20世紀80年代,收錄的族譜大多纂修于清代及民國時期,刻本、抄本及印本皆有。這些族譜,“生以表年,沒以知壽,葬以著地,娶以明配,子以重傳,女以大婚,有則書之,無不妄補”,生動地記載了一個個家族的傳承與變遷。它們大多體例完備,凡姓氏源流、堂號、世系表、家訓、家傳、先輩詩文著述、祖先圖贊等,無不歷歷在目,富含閩臺民間特色。分開來看是一個個家族的拓荒史、發(fā)展史,合起來看則是浩浩蕩蕩的華夏文明之傳承史,具有重大的歷史文化價值,也為臺灣同胞回大陸尋根謁祖、溝通親情、增強祖地文化認同,奠定了厚實的資料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在臺灣族譜的編撰過程中,我們吸收了數(shù)名臺灣省籍教師和博士參加資料收集和提要撰寫工作,也得到了多位臺灣族譜收藏家的大力支持,他們無私提供了不少珍貴資料,在有關族譜數(shù)據校對、資料補充等方面也提供了許多幫助??梢哉f,沒有這些臺灣各界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就不可能有這兩套族譜匯編的編撰出版。

 

以族譜為“橋” 促兩岸心靈契合

 

記者:對于進一步利用好族譜等史料文獻,增強臺灣同胞的祖地文化認同感和民族歸屬感,您有哪些建議?

 

鄧文金:臺灣族譜文化是閩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它聯(lián)結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緣親情,充分體現(xiàn)了臺灣同胞的根在大陸,兩岸人民同族同祖,同文同種,同根同源,同譜同牒。因此,有關方面應提高對臺灣族譜在溝通兩岸血緣親情、強化祖地文化認同、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和社會融合發(fā)展中重要作用的認識,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強臺灣族譜的收集、整理、研究等各項建設工作。

 

當前,我認為可以進一步開展田野考察工作,深入臺灣各地收集族譜文獻,建立族譜資源信息庫;深度開展族譜文化交流,積極整合閩臺有關圖書機構資源優(yōu)勢,共建共享族譜文獻資源;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對族譜文獻進行數(shù)字化處理和保護,建立智慧型信息共享平臺;以閩臺族譜為載體,積極開展臺灣社會經濟變遷史和兩岸關系發(fā)展史的學術研究,促進兩岸學術文化教育交流。同時,進一步開展兩岸族譜對接工作,建設閩臺乃至海峽兩岸族譜對接網,積極助力臺灣同胞來大陸尋根謁祖、溝通親情,進一步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本報記者 龔 亮 高建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