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興智:蔡英文上任以來為“臺獨”所做的鋪路工作

蔡英文上臺已近三年零五個月,與之前民進黨當局陳水扁的“明獨”做法不同,當前蔡英文推行的是“暗獨”工作。陳水扁之前大搞“顯性臺獨”、“法理臺獨”、“激進臺獨”,被美國稱為“麻煩制造者”。有了“前車之鑒”,蔡英文自2016年上臺后,表面稱“維持現(xiàn)狀”,但暗地里一直推行“隱性臺獨”、“柔性臺獨”,俗稱切香腸式的“漸進臺獨”。鑒于她做了這么多“臺獨”工作,人稱“辣臺妹”,主要集中在:政治、文化、社會、經(jīng)濟、對外、軍事這六大領域。

 

第一,政治方面的“臺獨”基礎性工作。

 

1.拒絕承認“九二共識”

 

蔡英文上臺后,拒絕承認“九二共識”,拒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搞“臺獨”路線,讓兩岸交流失去政治基礎,導致兩岸關系緊張、官方溝通管道中斷。

 

2.“修法臺獨”

 

蔡英文主導進行“修法臺獨”。比如一系列涉及兩岸關系的“修法”相繼通過。最具代表性的是所謂的“國安五法”,指2019年5月7日臺灣立法部門修改的臺灣地區(qū)“刑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及所謂“國家機密保護法部分條文修正案”,以及5月31日通過的“兩岸人民關系條例增訂第五條之三修正案”,6月19日通過的所謂“‘國家安全法’部分條文修正案”,7月3日通過的“兩岸人民關系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

 

以上這些修法將大陸和香港、澳門人士列入所謂“外患罪”,對島內(nèi)退休涉密人員赴大陸加強“管制”,剝奪被指控為所謂“共諜”的軍公教人員終身俸祿,對兩岸協(xié)商簽署政治性協(xié)議設下“雙審議”加所謂“公投”的高門檻,還有類似所謂“中國代理人法”草案即將排入臺立法機構議程等。

 

可能有些人好奇,以上蔡英文“修法臺獨”與陳水扁當初“法理臺獨”的區(qū)別是什么?陳水扁想通過所謂“修憲”方式推動“臺獨”工作,蔡英文則暗度陳倉,不觸碰臺灣地區(qū)所謂“憲法”,而是樂于修改其他法律進行“修法臺獨”,以更具隱蔽性的方式推動“臺獨”工作。

 

“修法臺獨”的影響從短期看,直接帶來的效應是制造“綠色恐怖”、寒蟬效應,打擊島內(nèi)統(tǒng)派人士和支持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黨派、團體;但從長期看,這些做法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比陳水扁的“法理臺獨”影響更惡劣,欺騙性、迷惑性更強,危害性更大。

 

3.任命“臺獨”分子擔任所謂“大法官”

 

蔡英文2019年新任命4名“大法官”,加上2016年任命的7名,蔡英文共任命了11名“大法官”,這些“大法官”政治立場都偏“臺獨”。目前親綠“大法官”已經(jīng)超過總體人數(shù)的三分之二。有分析稱這些“獨派”大法官日后在解釋法律條款時,會貼近民進黨的“臺獨”立場,造成“釋法臺獨”。

 

4.所謂“廢省”

 

2018年,蔡當局將島內(nèi)的“省級”機關預算清零,正式宣告“臺灣省政府”、“福建省政府”走入歷史。熟悉臺灣政治的人都知道,臺灣地區(qū)現(xiàn)行所謂“憲法”規(guī)定臺灣、福建是中國的一省,蔡英文徹底拿掉“臺灣省政府”、“福建省政府”,被解讀為邁向實質性“臺獨”。

 

第二,文化方面的“臺獨”基礎性工作。

 

蔡英文在文化方面大搞“文化臺獨”路線,片面強調(diào)臺灣文化“本土化”、“臺灣主體意識”,進行“去中國化”。

 

1.修改課綱

 

蔡當局在廢除馬英九當初的“微調(diào)課綱”政策后,在教育方面進一步修改課綱,拋出了“獨”意更濃的“高中歷史課綱”,將中國史歸入東亞史,并大幅刪減中國史內(nèi)容。其中,用南島語族取代中華民族,用多元文化取代中華文化,還直接否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宣言》而宣傳“臺灣地位未定論”、鼓吹“一邊一國”和“兩國論”。蔡英文此舉在于毒害臺灣年輕一代,培養(yǎng)“天然獨”,意在切斷臺灣歷史文化與中華歷史文化的聯(lián)系,要徹底把臺灣跟大陸做切割。

 

2.通過所謂“文化基本法”

 

蔡英文在2017年開始推動設立所謂“文化基本法”,其本質是“去中國化”,旨在建構以“臺獨”為目標的臺灣文化主體性,主導臺灣文化話語權,決口不提中華文化,是推動“文化臺獨”戰(zhàn)略的工具。

 

3.“去孫化”、“去蔣化”

 

蔡英文縱容獨派人士對蔣介石銅像斬首、潑漆,刻意淡化孫中山在臺灣的影響,企圖割裂臺灣和大陸在精神、文化、思想上的聯(lián)系。

 

第三大方面,社會方面的“臺獨”基礎性工作

 

1.打壓島內(nèi)統(tǒng)派

 

蔡英文自上任以來,一直推行其所稱的“改革”,但在改革過程中政策實施不當,制造出了階級對立、黨派清算、世代矛盾,進一步打壓支持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統(tǒng)派政黨、人士、團體等,為“臺獨”營造大環(huán)境。

 

2.竭力斗垮國民黨

 

利用人稱“東廠”的“黨產(chǎn)會”清算國民黨的黨產(chǎn),打壓國民黨;借助“轉型正義”的幌子,在政治方面斗爭國民黨;以“年金改革”為名斗爭軍公教人員,打擊他們支持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信念。

 

3.透過媒體,煽動敵視大陸

 

蔡英文透過媒體,煽動島內(nèi)民粹,讓臺灣民眾討厭大陸,對大陸具有“刻板”印象,煽動臺灣社會對大陸的仇恨和對抗。甚至打壓支持兩岸統(tǒng)一的媒體節(jié)目,比如前一段時間禁播黃智賢的節(jié)目《夜問打權》。

 

第四大方面,經(jīng)濟方面的“臺獨”基礎性工作。

 

蔡英文經(jīng)濟上推行“新南向政策”,試圖擺脫與大陸的經(jīng)濟聯(lián)系,在經(jīng)濟方面推行“臺獨”路線。“新南向政策”的意圖在于讓臺灣在經(jīng)濟發(fā)展上轉向東南亞、南太平洋地區(qū),遠離與大陸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合作。但是,臺灣深度依賴中國大陸這個世界工廠、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新南向政策”和市場規(guī)律相違背,不可能挽救目前低迷的臺灣經(jīng)濟。

 

第五大方面,對外方面的“臺獨”工作。

 

蔡英文借國際舞臺,突出其“臺獨”立場。全面投靠美國,敢當美國遏華棋子,妄圖倚靠美國對抗大陸,對抗統(tǒng)一,謀求“臺獨”。

 

1.游說美國國會

 

蔡英文通過游說美國國會的“親臺派”議員,使美國通過了一系列涉臺法案,如“臺灣旅行法”等。

 

2.妄圖加入“印太戰(zhàn)略”

 

自特朗普提出“印太戰(zhàn)略”以來,蔡英文多次予以響應并妄圖加入美國主導的“印太戰(zhàn)略”。其目的是挾洋自重,打“反中牌”,借助國際勢力推行“臺獨”路線。

 

第六大方面,軍事方面的“臺獨”基礎性工作。

 

2019年7月份蔡英文出訪太平洋島國并過境美國前,美國國務院已經(jīng)批準可能向臺灣出售22億美元的武器,包括坦克、裝甲車等。近期,蔡當局打算花費80億美元向美國購買包括66架F-16V戰(zhàn)斗機在內(nèi)的軍事裝備,這是中美建交40年來美國對臺軍售資金額最大的一次,它必將對中美關系和臺海形勢造成新的沖擊。

 

從軍購效果上來看,無論蔡當局購買多少武器裝備,都無法達到與大陸軍事實力的平衡。如今兩岸綜合實力對比已有很大懸殊,軍購對于所謂的防衛(wèi)臺灣、對立統(tǒng)一來說不會起大作用,何況美國并不是真心支持蔡當局搞“臺獨”。但是,臺當局這種做法在政治上的意義大于軍事上,只是向美國交“保護費”,目的是安撫島內(nèi),企圖“挾洋自重”,采取“以武拒統(tǒng)”。

 

總之,蔡英文上臺以來所做的“臺獨”基礎性工作,從表面上看每一個動作沒有特別激進,但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蔡英文在“臺獨”之路上向前邁進了很大一步,這就是 “隱性臺獨”、“柔性臺獨”,俗稱切香腸式的“漸進臺獨”。但是,“臺獨”永遠是假議題,因為根本不可行,現(xiàn)在民進黨全面執(zhí)政也不敢真正宣布“臺獨”。蔡英文的“隱性臺獨”、“柔性臺獨”、以及“漸進臺獨”這些工作,同樣逃不過《反分裂國家法》的制裁。借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fā)表40紀念會上所講:“統(tǒng)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臺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作者: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