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中日科技交流的日本專家們

伴隨著“祝你生日快樂”的旋律,在一百多位中日兩國官員和學者的祝福聲中,88歲的日本著名科學家有馬朗人一口氣吹滅了8根生日蠟燭,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發(fā)生在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內(nèi)的這一幕,讓人感受到中日兩國科技界長久以來的友情。

 

“米壽”老人的中國情

 

一個“米”字拆開是八十八,因此88歲生日在中日兩國都被稱為“米壽”。今年9月13日,有馬朗人在中國駐日大使館度過“米壽”生日。中國大使館為何會給一位日本老人慶生?就是因為他與中國的深厚情緣。

 

有馬朗人是日本著名物理學家,也是詩人、教育家和政治家,曾任東京大學校長、理化學研究所理事長、文部科學大臣等要職,在日本社會和科學界聲望很高。他長期致力于推動中日科技交流與合作,曾獲中國國際科學技術(shù)合作獎,還擔任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多所中國大學的名譽教授,迄今已訪華百余次。

 

同在9月13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還為2018年日本“中日青年科技人員交流訪華團”舉行歡送會。訪華團的行程在10月底,提前一個多月舉行歡送會,“就是為了湊上有馬先生的‘米壽’”,日本科技振興機構(gòu)中國綜合研究交流中心副主任米山春子一語道破玄機。

 

她告訴新華社記者,每次中國大使館歡送“中日青年科技人員交流訪華團”,有馬朗人都到會致辭,勉勵兩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加深交流合作,所以才將今年的歡送會安排在他生日當天。

 

“米壽”的有馬朗人再次回顧了與中國科技界交流的經(jīng)歷。他說,21世紀將是亞洲的世紀,尤其中國科技將取得驚人成就。歷史上中國就是日本的老師,日本從中國學到很多東西,現(xiàn)在他希望日本年輕科研人員多去中國交流學習。

 

當天,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仲禮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李樹深也都發(fā)來賀電,感謝有馬朗人先生對中日科技交流作出的突出貢獻。

 

“櫻花科技計劃”的發(fā)起者

 

1940年出生的沖村憲樹比有馬朗人小10歲,也是一位獲得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獎的日本專家。

 

沖村憲樹任日本科學技術(shù)振興機構(gòu)理事長期間,啟動了不少促進中日科技合作的大事,如設(shè)立“中國綜合研究中心”、發(fā)起和組織“中日大學展暨中日大學論壇”等。后來,他在擔任日本科學技術(shù)振興機構(gòu)特別顧問時發(fā)起“櫻花科技計劃”,每年邀請數(shù)千名亞太地區(qū)青少年赴日參觀交流,截至2017年已邀請9000多名中國青少年訪問日本。

 

2015年,沖村憲樹榮獲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獎歸國后,日方也為他舉辦了祝賀會。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fā)來賀辭表示,沖村憲樹獲獎是對其為科技領(lǐng)域日中交流貢獻的高度評價,令人高興,期待以此次獲獎為契機,繼續(xù)發(fā)展日中之間的科學技術(shù)合作。

 

沖村憲樹一直非常關(guān)注中國的科技發(fā)展、科技政策等,他希望日本科研界加強和中國同行的交流。他說,日本人口約為中國的十分之一,長遠來看,中國的整體實力也可能達到日本的十倍。因此,日本應(yīng)從實際出發(fā),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在對華合作中實現(xiàn)雙贏,而在這一過程中,加強和中國在科技等領(lǐng)域的合作非常重要。

 

78歲高齡的沖村憲樹仍活躍在中日科技交流第一線,并繼續(xù)擔任“中日青年科技人員交流訪華團”團長。他此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將一如既往地推動中日科技交流,并擴大“櫻花科技計劃”的實施。

 

中國院士們的老師

 

有一位日本著名化學家和教育家,常年是諾貝爾化學獎的熱門候選人,培養(yǎng)的中國留學生中已有三人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就是日本化學界赫赫有名的藤島昭,他的弟子、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忠范稱之為“現(xiàn)代光電化學的奠基人”。

 

約40年里,藤島昭培養(yǎng)了38名中國學生,如今他們大都成為中國科技界杰出人才,其中姚建年、劉忠范和江雷已當選為中科院院士。“院士是中國科技界的至高榮譽,他們能夠當選院士非常了不起,我也非常高興。”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藤島昭為愛徒的成就感到驕傲。

 

姚建年院士回憶,他初到東京時住在簡陋的公寓里,藤島昭親自給他送來了冰箱等家電,還經(jīng)常邀請他到家中聚會,這種溫暖關(guān)懷緩解了漂泊異鄉(xiāng)的寂寞心情,使他能將精力集中到學習和研究上。

 

劉忠范院士說:“是藤島昭先生將我領(lǐng)進了科學的大門。”他1993年離開日本回北京大學時,藤島昭等人送了64箱儀器設(shè)備和材料,“這些儀器設(shè)備和材料一到位,我在北大化學院的實驗室立刻成為國內(nèi)一流”。

 

藤島昭非常推崇中國古代先賢的思想,認為這對現(xiàn)代科研人員有啟發(fā)意義。他一直研究《論語》等經(jīng)典,并與人合著了《簡易科學家語錄和論語》等多部著作。書中既有日本學者對中國古典名著的解讀,也有藤島昭本人從科學家角度對中國先賢格言的思考。他希望中國科研人員也能讀讀他寫的這些書。

 

今年3月,76歲的藤島昭卸任東京理科大學校長,成為“榮譽顧問”,不過他還繼續(xù)堅持科研工作,絲毫沒有退休的打算。對于中國科技的快速進步,藤島昭說,中國政府對科研非常重視,有著長期穩(wěn)定的科研政策,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中國又有十倍于日本的科研人才,因此中國的科研成果自然越來越多。他說,今后中國科研人員可能會獲得很多諾貝爾獎,其中可能就包括自己的中國弟子。(新華社東京電 記者華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