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537728658017_1

 

圖為臺灣小朋友頭戴柚子皮的場景。

 

又是一年八月半,一輪圓月寄托著中華兒女最樸素又最真摯的情感。即便分居在海峽兩岸,面對共同的皓月,臺灣同胞也會怦然心動,這一輪圓月下濃濃的情思、團圓的期待,都是“千里共嬋娟”的心理共鳴。

 

返鄉(xiāng)·團圓

 

在古詩詞的畫面中,中秋節(jié)是恬靜清雅的,抒情的。在24歲的臺灣女孩羅湘蓉眼中,中秋節(jié)則是溫馨的,有趣的。“八月十五吃月餅,你來切我來請,月娘圓圓光閃閃,親像天上一面鏡。”這首從小唱到大的歌謠,保有著她對中秋節(jié)的最珍貴的回憶:“對我來說,中秋節(jié)就是要團聚,無論是跟朋友還是家人,大家就是要聚在一起,團圓的感覺很溫暖。”

 

中秋節(jié)是臺灣人心中僅次于春節(jié)的最重要傳統(tǒng)節(jié)日。當年,先人背井離鄉(xiāng),跨越“黑水溝”,落腳臺灣,墾殖開荒,中秋之際自是“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因此,臺灣民眾特別重視中秋節(jié),許多習俗代代相傳。閩南話中,月亮被稱為“月娘”或“月娘媽”。每逢中秋,臺灣民眾大多要“拜月娘”,在香案上擺上月餅、柚子、柿子,祈求闔家平安。

 

毫無疑問,返鄉(xiāng)團聚是兩岸同胞共同的中秋期盼。今年中秋節(jié)剛好是周一,連續(xù)3天假期,大批預計返鄉(xiāng)團圓的臺灣民眾早早就開始搶票。兩周前的9月7日,臺灣鐵路部門剛放開中秋節(jié)假期的車票預訂,短短3小時,就售出30多萬張票。高鐵和飛機也是一票難求。

 

老家在高雄的陳建誠幸運地搶到兩張往返票,像往年一樣與家人團聚。“中秋節(jié)期間正好是我阿公過生日,阿公有8個子女,不管多忙大家都會在中秋這一天回家,四代同堂,40多人,特別熱鬧。”

 

“臺灣其實很小,從北到南最遠也不過四五個小時的路程。只要沒有特別情況,大多數(shù)人都會做好計劃返鄉(xiāng)?;蛘哂型诵莸睦先思?,也會選擇北上看孫子孫女。畢竟這樣錯峰,車票比較好買。”在臺北打拼的女生黃瀅潔今年同樣選擇了返鄉(xiāng)團聚。

 

相比之下,老家在臺北的小伙子葉子平就很幸運,不用長途奔波就能盡享團圓。“每年中秋回家,吃到媽媽準備的月餅我都蠻開心的,一年就吃這么一次,團團圓圓很應景。”這份月餅,吃的不僅是味道,更是親情。這點也和大陸一模一樣。或許,吃什么并不重要,而是那種流淌在彼此血液里的、對團圓的內(nèi)在喜悅,才是我們期盼中秋的原因。

 

賞月·抒懷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賞時。”歡聚賞月,自古以來是中華兒女關(guān)于中秋節(jié)集體記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兩岸同胞賞月,心情多有相通。

 

黃瀅潔小時候經(jīng)常會聽長輩講起“嫦娥奔月”的故事,如今,當年的小孩已經(jīng)長大,輪到她把這些故事講給下一輩的孩子們聽。有時候她們一家也會玩起“行月令”,接龍背誦跟月亮有關(guān)的古詩詞或流行歌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月亮代表我的心》《但愿人長久》《城里的月光》,越往后越有趣。

 

葉子平也記得小時候,全家人坐在頂樓賞月吃月餅,聽大人讀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李白的《將進酒》《把酒問月》,他不時跟著附和。“小時候很愛讀這些,字句美到幾乎能看得見畫面。現(xiàn)在長大了,大家都忙,比較少能有這樣的閑情逸致了。”

 

雖說現(xiàn)在節(jié)奏快,但還是有不少人為睹月色美景,特意驅(qū)車赴賞。臺灣有幾處賞月之地視野開闊,很受歡迎。

 

鼻頭角和西子灣分別是北臺灣和南臺灣臨海賞月的首選。當月上中天時,海風徐徐吹來,銀色的月光灑滿海面,遠方是漁火點點,俯仰之間皆是美景。

 

為大陸游客所熟知的日月潭也是一處有名的賞月勝地。秋季晚間氣溫下降,湖面時常會有水汽凝結(jié),雙潭映月,如煙如云,更為月色增添幾分朦朧。

 

在臺北鬧市,大家可登上101大樓89層的觀景臺,腳下是都市霓虹和車燈之海,仰望就是仿佛觸手可及的月亮,有一種置身天空的奇妙感覺。

 

不過,對羅湘蓉來說,最美的風景還是和爸爸媽媽和姐姐一起買很多肉、菜還有棉花糖、飲料,全家一起看中秋聯(lián)歡晚會上藝人的表演,或是有趣的電視劇,邊看邊烤,那是她最開心的時刻。

 

皎潔月光下,賞月、烤肉、吃月餅,加上家人溫情的陪伴與歡笑聲……也難怪,兩岸的同胞都覺得,每年中秋月色最美。

 

走筆至此,恰值夜深,記者仰頭望向窗外,海峽這邊的夜空,風清星朗,溫情悠遠。美麗的月輝如瀉,即將盈盈圓滿,她不分天涯海角,撫慰著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田。

 

吃柚·祝福

 

羅湘蓉的爺爺早年跟隨國民黨,從湖南一路撤離,跨越臺灣海峽,終究再沒能回到故鄉(xiāng)。為了讓孫女記住故土,便在她的名字中加了這個“湘”字。從她對辣較高的接受度,你就能在她身上看到一絲湘妹子的血統(tǒng)。不過,生于斯長于斯,臺灣已是她生命之中磨滅不去的一部分。即便是去北京交換求學時,她聽同學們講過大陸有些地方會親手做月餅,覺得很厲害,但最讓她念念不忘的,還是中秋節(jié)的烤肉和吃柚活動。

 

說到吃柚子,這是閩臺地區(qū)的中秋特色習俗。中秋恰逢柚子產(chǎn)季,而柚子又有“佑子”的諧音,蘊意吉祥,歡慶佳節(jié)之余,也討了個“彩頭”。

 

在臺灣,中秋節(jié)吃柚子可不能簡單地一剖兩半了事。柚子皮要剝成花瓣一樣的形狀,好給小朋友做帽子,因為要“佑子”嘛。有的手工達人會在柚子皮上作畫,或是把柚子做成小動物的造型,好看又有趣。中秋之夜,頂著柚子帽的小朋友與家中大人一起賞月,著實一幅溫馨可愛的畫面。

 

至于烤肉,不知道具體什么時候開始,烤肉成為臺灣人團圓之夜必備的“應景節(jié)目”。幾周之前,記者打開電視,“一家烤肉萬家香”的烤肉醬廣告就突然密集起來。超市的肉柜前,只見人頭攢動,水泄不通。商家把豬肉、牛肉用佐料事先拌好,顧客回家后只需要往烤肉爐上一烤就行,所以特別受歡迎。

 

其實,還沒到中秋節(jié)正日子,夜里在臺北閑逛,空氣中已能聞到陣陣肉香。街邊騎樓、森林公園、郊外溪邊,不時能見到人們架起爐子,點起炭火,動手烤肉的身影。

 

在黃瀅潔的印象中,中秋和烤肉是分不開的。她于一個傳統(tǒng)大家庭中長大,每年中秋節(jié)都是家族幾代人固定聚會的歡樂時光。“我們這一代人,已經(jīng)從聚會當中的小孩,變成帶著小孩去聚會。從傍晚準備晚餐到晚上邊吃邊烤邊賞月,一家人一起熱熱鬧鬧,一直是我最美的回憶。”(記者  汪靈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