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16年:新內涵,新引擎,新動能

第16個“雙11”收官。從2009年誕生以來,“雙11”已經超越了最初單純的購物狂歡,成為觀察中國經濟活力、技術發(fā)展及消費趨勢的重要窗口。

 

“雙11”16年:新內涵,新引擎,新動能

 

以舊換新+政府補貼:“雙11”16年,有了新內涵

 

今年,國家層面推出大規(guī)模家電以舊換新補貼首次參與“雙11”,給購物節(jié)再添一把火。

 

3月份,國務院印發(fā)《推動大規(guī)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對“兩新”工作作出全面部署。10月份,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在大力度實施“兩新”方面,財政部安排30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從8月底、9月初開始,各地方陸續(xù)推出具體的操作辦法,主要是加力支持重點領域設備更新,進一步提升地方消費品以舊換新能力,有力拉動投資增長、釋放消費潛力、促進產業(yè)發(fā)展。

 

在中央政策引導和支持下,各地方跟進具體措施。據新華社報道,目前,31個省(區(qū)、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已啟動家電以舊換新加力支持政策。截至11月1日,已有3000多萬人參與消費品以舊換新,帶動銷售超過4000億元人民幣。

 

“雙11”作為促進消費、拉動內需、提升消費者消費意愿的窗口,疊加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補貼,進一步激發(fā)了消費活力,讓“雙11”擔任起新使命,賦予“雙11”新內涵。

 

“雙11”16年:新內涵,新引擎,新動能

 

物流高效又智能:進城下鄉(xiāng),買賣全球

 

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發(fā)展,16年來,“雙11”快遞的配送速度已逐步從三五日達、次日達,進化到當日小時達,快速、精準的配送服務成為“雙11”的亮點。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10月21日至11月10日,全國快遞攬收量約120.82億件,同比增長21.4%;日均業(yè)務量超5.5億件,其中最高日處理量達到7.29億件,同比增長74%,刷新單日業(yè)務量紀錄。

 

此外,國家郵政局預計,2024年預計將有1425億件快遞被妥善配送,每天有3億—5億件快遞包裹被攬收,其中超1億件快遞包裹在農村地區(qū)流動?,F(xiàn)代、高效的物流網絡,讓農產品也能搭上“雙11”的熱度,推動農產品進城,進而增加農民收入,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同時,物流等基礎設施的發(fā)展也帶動了跨境電商發(fā)展。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達到了1.8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雙11”期間,越來越多的國際市場加入到中國電商平臺的包郵區(qū),跨境電商表現(xiàn)亮眼,促進跨境電商成為拉動外貿增長的新動能。

 

“雙11”16年:新內涵,新引擎,新動能

 

要競爭,也要合作:電商巨頭“破壁”,消費體驗再提升

 

“雙11”不僅是購物節(jié),也是科技創(chuàng)新與商業(yè)模式融合的舞臺。今年“雙11”,各大電商平臺不再卷低價,而是更加注重打造良好的營商環(huán)境,優(yōu)化購物體驗。在今年“雙11”打響前,多個電商平臺陸續(xù)開展跨平臺合作,逐步打破傳統(tǒng)競爭壁壘。

 

例如,淘寶與京東達成了互聯(lián)互通協(xié)議,淘寶APP接入了京東物流服務,為商家提供了更多選擇,提升了配送效率。同時,淘寶接入了微信支付,京東也引入了支付寶支付選項,讓購物支付更加便捷。

 

隨著今年“雙11”收官,各大電商平臺公布成績單。天貓“雙11”全周期,589個品牌成交額破億,同比去年增長46.5%;京東平臺上超17000個品牌成交額同比增長超5倍,超30000個中小商家成交額同比增長超2倍……

 

在擴大消費、拉動經濟、推動商務領域數字化方面,電子商務都扮演著重要角色。據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據,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3564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90721億元,增長7.9%,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5.7%。

 

走過16年,在政策支持、科技進步、平臺合作和綠色消費等多方面的推動下,作為電商平臺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雙11”不僅是一個消費節(jié)日,它已成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fā)展、釋放消費潛力的平臺。從消費者到商家,從物流到跨境電商,數字化和智能化不斷發(fā)展的當下,16歲的“雙11”被賦予了新內涵,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新引擎,為中國經濟發(fā)展不斷注入新動能。

 

(編輯:曹靜 李海鵬)

標簽: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