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支持華為的時候,是在支持什么?

編輯:王瑞穎|2023-09-04 15:19:30|來源:北京日報

當我們支持華為的時候,是在支持什么?

 

最近,隨著華為Mate60 Pro突然上架,數(shù)碼圈掀起了一股熱潮。大量數(shù)碼愛好者及普通消費者涌向線上商城和線下門店,咨詢何時才能買到這款新機。

 

“野性消費”背后,為什么國人如此支持華為?

 

(一)

 

1881年,《Nature》雜志發(fā)表了一篇來自中國的論文,名字叫做《聲學在中國》,論文用現(xiàn)代科學對著名的伯努利定律進行了修正。對此《Nature》高度評價:“我們看到,對一個古老定律的現(xiàn)代的科學的修正,已由中國人獨立地解決了。”

 

這篇論文的作者叫做徐壽。他的一生,設計制造輪船,建立化學工業(yè),勤勤懇懇地致力于引進和傳播國外的科學技術,對近代科學技術在中國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然而,在那個積貧積弱、神州陸沉的時代,中國科技的星火奄奄一息,幾位曇花一現(xiàn)的科學天才難以撼動歷史的車輪,難以改變家國的命運。

 

當時間的指針來到1949年,國家的重視、現(xiàn)實的需要和報國的赤誠交織在一起,“科技強國夢”開始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頑強生長。“兩彈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島素”“青蒿素”等一系列重大創(chuàng)新成果震驚世界,成為一個國家“向科學進軍”最生動的注解。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衡量一國科技水平的標尺多出了一個“市場”刻度,而我們在這方面卻是一片空白。

 

在“世界工廠”機器的轟鳴聲中,一臺出口DVD售價32美元,交給外國人的專利費是18美元,留給中國企業(yè)的利潤是1美元;一件中國襯衫辛辛苦苦縫出來賺2.4元,而一架大型客機卻值2.4億美元;銷往全球的iPhone超過90%都在中國組裝完成,而蘋果的凈利潤卻是A股最大的12家蘋果概念股利潤之和的20倍……不是“科技強國”,仍然是中國發(fā)展的“緊箍咒”,是全國上下都希望穿過的“命門”。

 

(二)

 

1987年,華為公司在深圳南油新村一個居民樓里成立,開始代理香港出產(chǎn)的交換機。

 

縱觀那個時候的中國通信市場,雖然需求旺盛,發(fā)展迅速,但內(nèi)地企業(yè)的自主研發(fā)能力很弱,根本無法和海外廠商競爭,電信設備市場基本被來自7個國家的8種制式設備瓜分,號稱“七國八制”。

 

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代理公司進入行業(yè),在激烈競爭之下,華為做代理的利潤大幅下滑,很顯然,想要更好生存下去,必須走自主研發(fā)的道路,生產(chǎn)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產(chǎn)品。

 

但這條路何其難走。

 

1992年,由于對技術路線判斷失誤和質控經(jīng)驗缺失,JK1000空分式端局交換機失敗,耗干了華為辛苦攢下的家底。

 

2001年,華為痛失PHS、CDMA和手機終端三大通信增長點。形勢之艱難,令華為一度準備“賣身”摩托羅拉。

 

2009年,華為海思推出了第一代手機芯片K3V1,制程發(fā)布即落后,搭配它的手機也是無人問津的存在。三年后,海思發(fā)布了第二代手機芯片——K3V2,但由于其糟糕的兼容性和功耗比,直至今天這顆芯片仍然是一些數(shù)碼愛好者“黑”華為的重要例證。

 

核心技術攻堅注定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常常給人“自討苦吃”之感。如何打逆風球、走上坡路?唯有抱定堅定的信念,才能守得云開見月明。

 

華為JK1000局交換機失敗后,以“不成功就跳樓”的決絕推出C&C08交換機,幾十位工程師駐扎客戶現(xiàn)場,廢寢忘食調(diào)試設備,終于奠定質量口碑;錯失2G時代的機會,就全力投入3G和4G的研發(fā),在國際3G市場占得先機,走出陰霾回到正軌;盡管自研芯片引發(fā)一片罵聲,但如任正非所說“自己的‘狗食’自己先吃”,堅持在真實使用場景中暴露問題、解決問題,成就日后“麒麟”芯片的輝煌。

 

自力更生、堅韌不拔、刻苦勤奮、后發(fā)先至……華為的實踐,千千萬萬中國公司的實踐,向世人證明,中國龐大的工程師和人才紅利,可以在先進制度的保障下,爆發(fā)出怎樣一種生命力。而這種強悍的生命力會抹平一切質疑,讓中國產(chǎn)業(yè)真正屹立于強者之林。

 

一部華為的自主創(chuàng)新史,既是中國求索“科技強國”漫漫長路的縮影,也揭示了中國完成產(chǎn)業(yè)升級后將迎來怎樣的光明前景。

 

(三)

 

思科CEO錢伯斯曾說:“25年以前我就知道我們最強的對手會來自中國,現(xiàn)在來說就是華為。”

 

市場競爭并沒有那么多龜兔賽跑的故事,你在快跑,別人也在狂奔。隨著零和博弈、冷戰(zhàn)思維沉渣泛起,市場競爭愈發(fā)摻雜政治因素,先發(fā)者不僅一邊狂奔,還一邊設置路障,想要絆倒后來者。

 

跑在第一隊列的中國企業(yè)很快遭受外部花式打壓,華為就是典型之一。

 

2003年,因思科訴訟,華為核心路由網(wǎng)絡設備等業(yè)務被禁入美國市場;2007年,華為欲收購3com,被美國阻止;2010年,華為向加州的3Leaf伸出特定資產(chǎn)收購橄欖枝,美國再次出手阻攔。

 

在特朗普政府時期,打壓進一步升級。剔除設備、禁止投資、直接斷供等各種手段輪番上演,直接變“不讓華為賣進來”為“不讓華為造出來”。

 

一個長期標榜自己最崇尚自由競爭的地方,卻拒絕別人依靠技術實力進入,甚至試圖將其徹底扼殺。

 

這樣的荒唐行徑讓世人看到,美國以舉國之力圍剿,不是因為中國企業(yè)犯了什么錯誤,而是它根本就不知道除了不擇手段,還能通過什么正常方式贏下這場競爭。

 

同樣,美國對中國發(fā)動“貿(mào)易戰(zhàn)”“科技戰(zhàn)”“輿論戰(zhàn)”“外交戰(zhàn)”,也從來不是因為什么中國沒有履行承諾、偷竊技術、挑戰(zhàn)國際規(guī)則等狗血原因,而是他們就是想要剝奪中國的發(fā)展權,阻止中國的科技進步和產(chǎn)業(yè)升級步伐,把中國牢牢釘在全球產(chǎn)業(yè)鏈的中低端。

 

(四)

 

面對世界第一強國的辣手,被“卡脖子”,痛是必然的。

 

如何在“在克服困難中發(fā)展壯大,在應對挑戰(zhàn)中超越自我”?

 

面對美國制裁“黑云壓城”,有華為員工在“心聲社區(qū)”寫下:

 

“對華為接下來的命運,我和我的大部分同事都不感到悲觀,實際上也沒有太多精力去焦慮。還有很多事在路上,我們還是會繼續(xù)做好自己的事。很多時候大家都認為中美博弈已經(jīng)是滔天巨浪,但華為確實有很多像我一樣傻的人,我們相信連接人和物的遠方,相信遠方更廣闊的數(shù)字洪流。在歷史長河中,很多以為的巨浪就成為了浪花。”

 

圖片

 

面對風高浪急乃至驚濤駭浪的風險挑戰(zhàn),我們也應當永葆這樣的共識:

 

70多年來,中國在戰(zhàn)風斗雨中一步步鍛造著百折不撓、破局突圍的能力。今時今日,中國發(fā)展所積累的物質基礎和規(guī)模體量,既為我們抵御外部風險提供了充足有效的回旋余地,也為經(jīng)濟穩(wěn)定發(fā)展提供了巨大空間和強力支撐。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團結一致,把自己的事做好,讓“中國號”駛向自己更廣闊的天地。

 

(五)

 

“代號596,你的任務是為中國人爭口氣,我們干脆叫你爭氣彈吧!”1959年6月,面對全力援助中國的外國科學家紛紛撤走、設備與技術陷入“斷供”的絕境,毛澤東同志決定自力更生、自主研發(fā)原子彈。

 

60多年后,面對同樣殘酷的技術封鎖,無數(shù)國人同樣翹首以盼各領域各戰(zhàn)線能夠“爭氣”。

 

為什么有這么多人支持中國企業(yè),期待著更多像華為這樣的企業(yè)能夠扛壓“上新”?因為我們相信中國人不畏艱險、敢于斗爭、勇往直前的精氣神,因為我們相信中華民族的勤勞、汗水與智慧。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