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生“登陸”求學熱彰顯大陸吸引力
隨著2022年臺灣“學測”考試結束,大陸高校新年度對臺招生隨即啟動,吸引兩岸媒體關注。關注和議論的焦點,可以用一熱一冷兩方面來形容。熱主要體現(xiàn)在,當前大陸高校堅持向臺灣學生招手,臺生西進求學熱從未中斷,2021年申請赴陸就讀的人數持續(xù)增加。冷,則體現(xiàn)在民進黨當局對陸生赴臺求學的冷漠態(tài)度上。
據了解,大陸今年對臺招生將通過新的招生系統(tǒng),北大和清華等207所大學首批參與新系統(tǒng)招生試點,招生服務更加細致;臺灣學生報名和錄取流程將進一步優(yōu)化,考生選擇機會更加充分。大陸有關方面一如既往為臺灣學生來大陸學習深造提供便利和服務,幫助臺灣學子實現(xiàn)人生夢想。
夢想是年輕人心中不滅的光。對臺生來說,大陸這個實現(xiàn)夢想的舞臺足夠大。大陸高校全球排名不斷提升,高度競爭的學習環(huán)境可為島內年輕人提供挑戰(zhàn)和磨礪,未來職場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ε_生吸引力倍增。除了學到知識,開闊眼界,還能獲得見證非凡時刻的機會。比如30多名臺生入選北京冬奧會志愿者。他們在賽場忙碌的身影,成為兩岸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他們獲得的人生體驗,也是目前上萬名在陸臺生精彩青春的縮影。
像所有領域的交流一樣,兩岸青年和教育交流也應該是雙向的,不只有臺生赴陸,還有陸生赴臺。十余年來,陸生赴臺緩解了島內大專院校的生源危機。赴臺陸生刻苦努力,往往成為“學霸”,教學相長,促進了島內教育科研水準。更重要的是,沒什么比在同一片天空下一起生活學習,更能快速而深入地了解對方。陸生在臺期間與同學、老師朝夕相處,是兩岸交流最有效最活躍的組成部分之一。
雖然陸生有著良好的愿望,但他們在臺的遭遇就頗讓人感慨了。前一陣子媒體熱議的,是在臺陸生淪為“疫苗孤兒”。臺灣開放18歲以上民眾接種新冠疫苗,唯獨將陸生排除在外。這只是陸生在臺求學遇到的許多困難和問題之一。比如面臨歧視性的“三限六不”政策,無權領取島內獎助學金,被排除在臺灣健康保險體系之外。更有甚者,有島內高校教師公然發(fā)表歧視陸生言論,讓人側目。
盡管島內有識之士不斷為陸生合理權益和就讀環(huán)境鼓與呼,民進黨當局卻全然不為所動,甚至變本加厲刁難陸生。2020年8月,有陸生歷盡千辛萬苦終于赴臺得以繼續(xù)學業(yè),卻不得不先入住費用高昂的檢疫旅館,也無法取得相應的檢疫補助。這種區(qū)別對待和冷漠冷血的做派,讓友善的島內民眾都搖頭不已。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民進黨當局的政治私心,正是這一切背后的罪魁禍首。2016年之后,在民進黨當局及島內極端勢力的影響下,挑動兩岸間敵意的逆流也侵入校園。以反對陸生納入臺灣健保的主張為例,綠營政客們表面上關心健保損益,實際卻是“臺獨”思維作祟,操弄的是“仇中”“抗中”的政治民粹。陸生何辜?民進黨卻不惜通過攪局、杯葛甚至污名化來打壓陸生權益,完全漠視他們口口聲聲所言的“人權”“公平”。
早在2013年,大陸就將求學的臺生納入“城鎮(zhèn)居民基本醫(yī)療保險”范圍,和當地大陸學生享受同等的基本醫(yī)療保險待遇。從針對臺生的求學、醫(yī)保、實習到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大陸一直在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不斷擴大和深化兩岸的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扎實推進和落實“31條措施”。反觀民進黨當局,卻在不斷編織各種理由,阻撓和限制兩岸交流和人員往來。誰真正充滿了自信,在修橋鋪路,開放交流;誰內心惴惴不安,筑高墻、修壁壘,毀路拆橋“閉關鎖島”,兩岸老百姓都看得清清楚楚。島內當權者不妨捫心自問,為什么在如今的兩岸情勢下,大陸的招生信息引發(fā)兩岸媒體持續(xù)關注,越來越多臺灣年輕人希望到大陸求學?
兩岸青年正在用腳投票。臺生赴陸、陸生赴臺就學對于兩岸交流意義重大。民進黨當局如果頑固堅持“制度性歧視”,無疑將影響未來更多大陸學生的赴臺意愿,甚至導致持續(xù)多年的陸生赴臺完全停擺。面對民進黨當局的倒行逆施和政治操弄,島內教育界已經開始憂心忡忡:萬一大陸生源中斷,該如何直面造成的沖擊?
事實再清晰不過:擴大兩岸的交流合作,推進兩岸關系的和平發(fā)展,才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