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那些“活著”的博物館展品

編輯: 母曼曄|時間: 2021-05-19 15:23:48|來源: 新華網(wǎng)
  • 拼版照片:上圖為廣西民族博物館展示的織錦機(jī)(5月18日攝);下圖為中國工藝美術(shù)大師譚湘光在用織錦機(jī)織壯錦(2018年4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廣西民族博物館展示的織錦機(jī)(5月18日攝);下圖為中國工藝美術(shù)大師譚湘光在用織錦機(jī)織壯錦(2018年4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 拼版照片:左圖為廣西民族博物館展示的繡球(5月18日攝);右圖為在廣西靖西市新靖鎮(zhèn)舊州街,廣西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xiàng)目(靖西壯族繡球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黃肖琴(右)向兒媳婦趙金玉傳授繡球的制作技藝(2018年5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拼版照片:左圖為廣西民族博物館展示的繡球(5月18日攝);右圖為在廣西靖西市新靖鎮(zhèn)舊州街,廣西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xiàng)目(靖西壯族繡球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黃肖琴(右)向兒媳婦趙金玉傳授繡球的制作技藝(2018年5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 拼版照片:上圖為廣西民族博物館展示的白褲瑤兒童打陀螺的場景(5月18日攝);下圖為在廣西南丹縣“千家瑤寨·萬戶瑤鄉(xiāng)”里湖王尚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diǎn),兩名白褲瑤小朋友在打陀螺(2020年8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廣西民族博物館展示的白褲瑤兒童打陀螺的場景(5月18日攝);下圖為在廣西南丹縣“千家瑤寨·萬戶瑤鄉(xiāng)”里湖王尚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diǎn),兩名白褲瑤小朋友在打陀螺(2020年8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 拼版照片:左圖為廣西民族博物館展示的壯族天琴(5月18日攝);右圖為在廣西南寧市三街兩巷,一名天琴藝人在壯族天琴藝術(shù)展演中表演(4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拼版照片:左圖為廣西民族博物館展示的壯族天琴(5月18日攝);右圖為在廣西南寧市三街兩巷,一名天琴藝人在壯族天琴藝術(shù)展演中表演(4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 拼版照片:上圖為廣西民族博物館展示的壯族民居模型(5月18日攝);下圖為廣西百色市田陽區(qū)五村鎮(zhèn)巴某村壯族民居(無人機(jī)照片,2020年6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廣西民族博物館展示的壯族民居模型(5月18日攝);下圖為廣西百色市田陽區(qū)五村鎮(zhèn)巴某村壯族民居(無人機(jī)照片,2020年6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 拼版照片:上圖為廣西民族博物館展示的瑤族黃泥鼓(5月18日攝);下圖為在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xiāng)六巷村下古陳屯,一名村民在跳黃泥鼓舞(2018年8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廣西民族博物館展示的瑤族黃泥鼓(5月18日攝);下圖為在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xiāng)六巷村下古陳屯,一名村民在跳黃泥鼓舞(2018年8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 拼版照片:上圖為廣西民族博物館展示的一件紅瑤服飾(5月18日攝);下圖為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zhèn)金坑瑤寨,當(dāng)?shù)噩幾逋诩t瑤“曬衣節(jié)”上晾曬的瑤族服飾(2014年7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廣西民族博物館展示的一件紅瑤服飾(5月18日攝);下圖為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zhèn)金坑瑤寨,當(dāng)?shù)噩幾逋诩t瑤“曬衣節(jié)”上晾曬的瑤族服飾(2014年7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 拼版照片:上圖為廣西民族博物館展示的廣西賓陽縣舞炮龍場景(5月18日攝);下圖為廣西賓陽縣群眾在舞炮龍鬧新春(2017年2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廣西民族博物館展示的廣西賓陽縣舞炮龍場景(5月18日攝);下圖為廣西賓陽縣群眾在舞炮龍鬧新春(2017年2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 拼版照片:上圖為廣西民族博物館展示的侗族風(fēng)雨橋模型(5月18日攝);下圖為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程陽風(fēng)雨橋(2016年12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廣西民族博物館展示的侗族風(fēng)雨橋模型(5月18日攝);下圖為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程陽風(fēng)雨橋(2016年12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 拼版照片:上圖為廣西民族博物館展示的毛南族花竹帽編織場景(5月18日攝);下圖為在廣西環(huán)江毛南族自治縣思恩鎮(zhèn),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xiàng)目(毛南族花竹帽編織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譚素娟(右)在家中向女兒覃敏傳授花竹帽編織技藝(2018年7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廣西民族博物館展示的毛南族花竹帽編織場景(5月18日攝);下圖為在廣西環(huán)江毛南族自治縣思恩鎮(zhèn),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xiàng)目(毛南族花竹帽編織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譚素娟(右)在家中向女兒覃敏傳授花竹帽編織技藝(2018年7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 拼版照片:上圖為廣西民族博物館展示的一面壯族銅鼓(5月18日攝);下圖為在廣西民族博物館,幾名男子敲打壯族銅鼓表演節(jié)目(2018年4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廣西民族博物館展示的一面壯族銅鼓(5月18日攝);下圖為在廣西民族博物館,幾名男子敲打壯族銅鼓表演節(jié)目(2018年4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在廣西民族博物館展出的眾多器物中,有相當(dāng)一部分目前仍在使用。國際博物館日當(dāng)天,記者走進(jìn)廣西民族博物館,記錄下這些在日常生產(chǎn)生活中仍然可以見到其身影的展品,感受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真切存在。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