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華航”更名!民進黨無厘頭可休矣

近日,有民進黨政客表示,民進黨當局通過“中華航空公司(ChinaAirlines)”航班捐贈醫(yī)療物資,因飛機上印有“China”字樣,可能被外界誤認為是中國大陸所贈,聲稱“吃這種虧很多”“臺灣啞巴吃黃連”,因此要替“華航”“正名”,改為“臺灣航空公司”。臺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表示,已要求“華航”運送物資時在機身上多添加一些臺灣標識。

 

的確要佩服民進黨政客們的想象力。民進黨當局捐贈的是口罩,又不是飛機,而且醫(yī)療物資上四處寫滿了“臺灣能幫忙(Taiwn can help)”的字樣,口罩上也標明“臺灣制造(Made in Taiwan)”,還擔心受捐者產(chǎn)生誤解,等于是在鄙視受捐者的智商。正如國民黨民意代表林奕華所言,捐口罩會有文書往來,大家對捐贈者都心知肚明,不管是“華航”或長榮運送,不會有人在乎航空公司名稱。

 

而且,這些民進黨政客此時將大陸搬出來做假想敵,擔心捐口罩的功勞被大陸冒領,根本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大陸向全球120多個國家捐贈醫(yī)療物資,完全是基于投桃報李的情誼,出于國際人道主義精神的考量,并不是要跟誰比,搶誰的功勞,奪得什么榮譽。

 

反過來想,如果民進黨當局真的把捐口罩當做一項純粹的人道主義事業(yè),不摻雜所謂“口罩外交”“防疫外宣”的政治用心,就不會把慈善功勞看得如此重,也不至于會有如此低劣、幼稚的想法。此舉恰好暴露了其陰暗的心理。

 

民進黨政客動動嘴皮子就可能讓“華航”損失慘重。據(jù)島內(nèi)航空業(yè)人士透露,航空公司改名后須在國際航空運輸協(xié)會、國際民用航空組織注冊取得專屬代碼,全球航班系統(tǒng)的訂位、售票都會變動,而且還會影響航權和時間帶的“歷史優(yōu)先權”,甚至有停航風險,等于是拋棄了幾十年的品牌積累。據(jù)估計,損失可能達數(shù)十億新臺幣。

 

其實,這次的“華航”改名討論已經(jīng)是慣常套路,是民進黨當局推行“去中國化”運動的內(nèi)容之一。早在陳水扁時期,民進黨當局就將“中華郵政”“中國石油”“中國鋼鐵”“中國造船”分別更名為“臺灣郵政”“臺灣中油”“臺灣中鋼”“臺灣國際造船公司”,還討論過將“中華航空”改為“臺灣航空”“福爾摩沙航空”等,因擔心航權可能重簽,甚至斷航,最后無疾而終。

 

蔡英文上任后,在島內(nèi)大力推行“去中國化”運動,不僅四處更名,還抹去帶有“一中”意涵的歷史、機構、符號等,大搞“文化臺獨”,嚴重割裂了兩岸的文化血脈聯(lián)結。

 

此次“華航”更名討論應該早在蓄謀之中,只因一直沒有重提的“良機”。民進黨政客們以所謂的功勞被冒領為噱頭,煽動島內(nèi)民粹情緒,綁架“民意”實現(xiàn)偷渡,趁機在國際上大肆刷“臺灣”存在感,乃是不計成本的“以疫謀獨”行徑。疫情當前,民進黨當局及政客們滿腦子都是政治算計和政治陰謀,推動與疫情防控毫無助益的“華航”更名,哪里還有心思關心島內(nèi)民眾的生命健康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借著討論“華航”更名的熱度,又有人掀起一股所謂“臺灣正名”的妖風。民進黨民意代表林宜瑾提案去掉“中華民國”英文翻譯中的“China”,改為“(Republic of Taiwan或Chunghwa)”,已獲得17名民意代表聯(lián)署。如果成案并付諸行動,將是觸及“法理臺獨”底線的玩火行徑。

 

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民進黨當局如何搞所謂“正名”,都無法改變臺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的事實和兩岸必將統(tǒng)一的大勢。如果只是玩玩“華航”更名的游戲也就罷了,但如果觸及“法理臺獨”的底線,奉勸他們還是不要玩火。玩火者必自焚!(彥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