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聲”援武漢

國家大劇院“聲”援武漢

 

錄制開始前,金鄭建、關致京、梁羽豐(從左至右)三位歌唱家正在熟悉樂譜,做最后的準備。牛小北攝

 

深夜時分,萬籟俱寂,國家大劇院的玻璃幕墻下依然有燈光閃爍。目送最后幾位歌唱家離開劇院,影視節(jié)目制作部負責人孫洋看了一眼手機,日期從1月跳到了2月,時間已過凌晨兩點。

 

受疫情影響,為減少人流聚集,國家大劇院相繼取消了春節(jié)假期和二月份的演出及相關活動,暫停參觀。劇院關閉,但作為藝術生產機構的腳步并未停下。藝術家們固然不能像醫(yī)務工作者一樣親臨一線,但依舊希望能盡己所能,為武漢加油吶喊。

 

在剛剛過去的兩天,國家大劇院分兩次在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平臺推出了四段以抗擊疫情為主題的作品:詩朗誦《致我的朋友們》、歌曲聯(lián)唱《團結就是力量+為武漢加油》、情景報告《嚴冬即將過去,春天就在眼前》以及合唱《天使的身影》。從策劃準備到現(xiàn)場錄制和首批作品的發(fā)布,20多位藝術家和10余位制作人員用時不到48小時。

 

“我接到通知是1月30日晚上11點。”沒有任何猶豫,孫洋馬上行動起來,“作為黨員,第一反應是,考驗我們初心使命的時刻到了。”考慮到當下的疫情和劇院的演員情況,大家決定將作品的形式定為方便操作的詩朗誦和合唱。1月31日一大早,孫洋和其他工作人員迅速聯(lián)系了留居北京的大劇院戲劇演員隊、合唱團成員以及駐院歌劇演員,當天下午兩點左右,錄制正式開始。

 

錄制分為錄音和錄像兩個部分進行。疫情當前,安全是最為重要的考慮。“我們避免讓大家同時集中地出現(xiàn)在同一個場地。”孫洋告訴記者。四段作品中,歌曲聯(lián)唱部分的《為武漢加油》以及著名作曲家張千一譜曲的《天使的身影》都是新作,在歌唱演員熟悉樂譜的時候,詩朗誦的錄制首先進行。錄音棚的空間相對封閉,為了減少人員接觸,制作團隊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分期錄制的方法,盡量讓演員獨自進入錄音棚;在劇院公共空間和音樂廳錄像時,演員也是彼此分開的,因此在視頻成片中,單人鏡頭占了絕大多數(shù)。而每錄完一個節(jié)目,工作人員都會對場地進行細致的消毒。

 

“國家大劇院是全國最高表演藝術中心,這些作品是我們的使命與擔當,也代表著首都文藝界為前線抗擊疫情鼓勁加油,還是要有一定的藝術品質。”孫洋和制作團隊思慮再三,按照聲部安排,盡量讓演員們走進錄音棚現(xiàn)場收音,實在無法前來的,則通過手機進行連線。整個錄制過程中,大劇院還在聯(lián)系藝術家對作品不斷地調整修改,比如《為武漢加油》的副歌部分最核心的“為武漢加油”一句經過了不斷的重復變調,比原版更加打動人心;《天使的身影》原為女聲小合唱而作,為了充分發(fā)揮大劇院合唱團的優(yōu)勢,也讓全曲更具感染力,張千一臨時加急改出了領唱加合唱的版本。

 

除了孫洋,參加這次錄制的還有包括國家大劇院合唱團演員隊隊長梁羽豐在內的許多黨員,不少人連續(xù)30多個小時沒合眼,送來的盒飯放涼了也顧不上吃一口。幾天前,上海醫(y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y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的那句“共產黨員上”讓孫洋和梁羽豐感觸極深。“沒有機會沖鋒到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我一直覺得有些遺憾,所以得到劇院的通知后,我真的非常激動,不管怎么說,我們都能用自己的方式貢獻一點力量。”梁羽豐說,“哪怕只有幾個人能夠通過這些作品受到一點點鼓舞,我們作為黨員和藝術工作者,都會覺得自己的工作是值得的。”(記者 高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