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大陸重新盤整對臺戰(zhàn)略

編輯:左妍冰|2018-03-09 17:12:20|來源:華夏經緯網

國臺辦會同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在2018年2日28日正式發(fā)布《關于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惠臺31條措施》)。國臺辦發(fā)言人說,這項措施出臺,除了國臺辦與發(fā)改委外,還曾經諮商了中央組織部、教育部等29個黨及政府的單位,主要是為深入貫徹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關于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思想,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fā)展的機遇,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

 

積極單方面惠臺 兩岸關系北京主導

 

當然,《惠臺31條措施》一經公布,最讓臺灣感到印象深刻的,一是大幅增加對臺企臺商的優(yōu)惠政策,希望他們能一起分享大陸發(fā)展的機遇;另一便是對有意前往大陸去就學、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以及生活的臺灣青年及臺胞,甚至包括臺灣影藝界人士,如果愿意前來發(fā)展,都同意提供與大陸同胞一樣的同等待遇。這項吸引力極強的措施,隨著大陸兩會適時的召開而得以更進一步的散播,的確成為在臺灣最熱門的話題。

 

其實,最讓臺灣需要覺得擔心的,不是僅僅在《惠臺31條措施》會對臺商、臺青以及在臺文化界人士所產生的“磁鐵效應”,可能還要注意到的,就是這項措施推動的背后政策思考,以及它可能帶來對兩岸關系的沖擊。下面幾點是作者初步整理出來的看法:

 

1、《惠臺31條措施》從19大報告出爐之后開始思考,到兩會召開之前公布,中間的時程是相當短暫。以這樣的內容本需一段巨磨細敲的思考,而且還要“橫向的”向29個黨與政府單位來進行協(xié)調,這樣的過程,當然肯定是非常急迫而且艱苦。但是為什么那么急迫?而且要趕上兩會之前公布,這當然有反應出19大報告中對臺的承諾希望能盡早兌現,但還有看不見的,是對臺政策的戰(zhàn)略思考的重新盤整,而這《惠臺31條措施》的公布,只是戰(zhàn)術層次的首波出手,后續(xù)的措施可能會有更多將陸續(xù)出臺。

 

2、依作者的評估,如何實踐習近平庇19大報告所提“愿意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fā)展的機遇。我們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福祉”,固是這措施的催生劑。

 

其實,《惠臺31條措施》的原始方案,早在2017年5月10日國臺辦在例行新聞發(fā)布會,發(fā)言人安峰山已早先在介紹大陸有關部門積極研究出臺以便利臺灣同胞政策措施的情況時,已見輪廓。證明惠臺措施,已在涉臺政策中醞釀了一段時間。

 

3、這次《惠臺31條措施》的公布,可見到北京在惠臺政策上的主導性,而且未來將更見到北京將更積極的單方面採取惠臺措施,不再像過去一樣的只能依賴在兩岸簽署的協(xié)議執(zhí)行層次上。

 

這樣單方面的決定與執(zhí)行,可能對惠臺的措施有更有效落實的結果,也能引導臺灣民眾有較正向的回應。

 

當然再進一步,如何“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的境界,以及“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推進祖國和平統(tǒng)一進程”的目標,可能更是對臺政策的戰(zhàn)略思考上之重大衡量基礎。

 

這個可以證明未來對臺政策將有重大戰(zhàn)略層次的調整、不再需要臺灣在協(xié)議上配合、或執(zhí)行上的合作。如果這種效果有立竿見影的結果,兩岸關系的本質將會變成北京主導,臺北無奈的狀況。(作者為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