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土鄉(xiāng)“搶救”邊緣非遺“道拉”

青海土鄉(xiāng)“搶救”邊緣非遺“道拉”

 

圖為青海土族選手表演“哭嫁”道拉。張海雯攝

 

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官亭鎮(zhèn)的土鄉(xiāng)群眾身著盛裝,以個人和兩兩、四五人團體形式進行“道拉”PK大賽,選手們時而歡樂愉快、時而掩面而泣,展現(xiàn)豐富多彩的“道拉”文化,以此“搶救”處于失傳邊緣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道拉”。

 

青海土鄉(xiāng)“搶救”邊緣非遺“道拉”

 

圖為選手盛裝參賽。張海雯 攝

 

青海是土族主要的聚居區(qū),中國85%的土族居住在這里。“道拉”就是土語“唱歌”的意思,常在婚禮等喜慶時刻演唱,是一種土族特有的宴席曲。青海民和的土族婚禮歌被評為該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青海土鄉(xiāng)“搶救”邊緣非遺“道拉”

 

圖為選手盛裝參賽。張海雯 攝

 

比賽上,呂青藍和幾位姐妹們共同上演“哭嫁”“罵媒”等戲碼,展現(xiàn)土族女兒出嫁時的場面。呂青藍等人首先演唱了在婚禮上賀喜唱的“道拉”,待新娘子出門時又表演“哭嫁”的“道拉”,隨著場景的不斷轉(zhuǎn)換,這些“道拉”的曲調(diào)和內(nèi)容不斷變化,各有風格。而在實際婚禮中,這些歌曲就在相應的場合進行演唱。

 

青海土鄉(xiāng)“搶救”邊緣非遺“道拉”

 

圖為選手以組合形式表演在婚禮上賀喜唱的“道拉”。張海雯攝

 

呂青藍說:“這對三川(民和縣三川地區(qū))的老百姓都非常有意義,傳承我們的民族文化”。

 

據(jù)了解,土族“道拉”在內(nèi)容上始終貫穿孝道、感恩和向往幸福美滿的生活三大重點。在形式上表現(xiàn)為莊村本家、親戚朋友間的友好和諧;歡樂愉快;莊重、活潑,另外還穿插著滑稽嬉戲節(jié)目,如“罵錢”“打蒸餅”等,使喜事更為豐富多彩。

 

青海土鄉(xiāng)“搶救”邊緣非遺“道拉”

 

圖為選手盛裝參賽,等待上臺。張海雯 攝

 

“土族‘道拉’歷史悠久,是土族特有的一種婚禮歌,但由于現(xiàn)代文化和西洋文化以及市場經(jīng)濟的沖擊下,面臨著失傳的危險。”三川土族民俗學者徐秀福告訴記者。

 

正如徐秀福所說,記者在比賽現(xiàn)場所見,當日參加比賽的選手多為中老年人,難見年輕人的身影。徐秀福憂心:“當下,現(xiàn)代婚禮、流行歌曲盛行,‘道拉’民俗文化瀕臨廢棄之邊緣,眼看就要失傳。”

 

青海土鄉(xiāng)“搶救”邊緣非遺“道拉”

 

圖為選手以兩兩組合形式參賽。張海雯 攝

 

為此,徐秀福搜集近百首“道拉”歌詞整理成《三川土族婚禮歌》,編纂《三川土族民俗文化大觀》,和民和縣文化局舉辦大型傳統(tǒng)婚禮的拍攝、歌手錄音等等工作。

 

同時,青海省民和縣文化旅游體育局和官亭鎮(zhèn)人民政府同民間組織一起舉辦“道拉”大賽、申報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以此傳承弘揚、搶救土族“道拉”,讓這個優(yōu)秀的土族文化給子子孫孫傳下去。(中新網(wǎng)記者 張海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