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三勢力生存空間狹小 兩岸學者指未來發(fā)展待觀察

多位兩岸學者1月31日在北京表示,第三勢力在臺灣界定模糊,完全脫離藍綠陣營的政治團體生存空間狹小;隨著政治版圖發(fā)生變化,第三勢力的未來發(fā)展待觀察。

 

圍繞話題“臺灣第三勢力的現(xiàn)狀與前瞻”,民革中央第二十三次兩岸青年觀點論壇當日在北京舉行。

 

中國社科院臺研所副研究員王鴻志指出,臺灣第三勢力這一概念較早出現(xiàn)于2006年“倒扁運動”,當時相關力量曇花一現(xiàn),但該議題值得長期觀察。廣義上理解,第三勢力指島內政治光譜藍綠陣營以外的勢力,其訴求不拘泥于統(tǒng)“獨”、可以是某特定社會話題。眼下,世界部分地區(qū)反建制的潮流暗涌,臺灣反“獨”及所謂“維持現(xiàn)狀”的兩股力量相互制衡,加上新媒體的傳播手段變化,給了擅長劍走偏鋒的第三勢力以成長可能。

 

臺灣學者劉性仁則認為,第三勢力在臺灣是浮動概念,島內政治生態(tài)長期二元對立、社會輿論習慣性標簽化等特點讓該勢力難以生存。臺灣的選舉以政黨及選舉人為導向,標榜自身“非藍非綠”或走“中間路線”的第三勢力并無活動空間。

 

財新傳媒國際部主任徐和謙認為,臺灣傳統(tǒng)政黨對選民的捆綁度正在降低,議題導向逐漸占據(jù)上風。第三勢力應拉開政治光譜縱深,打開所關注議題的覆蓋度,在包括空污治理、食品安全、文化教育和技術創(chuàng)新等議題上推動兩岸交流合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田飛龍指出,臺灣政壇的第三勢力主要從藍綠陣營中分化出來,碎片化現(xiàn)象明顯,與原體制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缺乏鮮明路線、綱領及組織機制。為此,該勢力需要形成自己的核心論述,凝聚和培育青年力量,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

 

任職于臺盟中央聯(lián)絡部的鄧偉認為,未來,支持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臺灣青年或能成為超越兩黨格局的第三勢力,超越、監(jiān)督兩黨。歷史中,丘逢甲、蔣渭水、李友邦、陳映真等人都在追求中華民族復興,只不過,他們遭遇的時代不同。新時代的臺灣青年應順應歷史大勢、共擔民族大業(yè)。

 

作為特邀嘉賓,北京聯(lián)合大學臺灣研究院臺灣政黨政治研究所所長陳星在點評環(huán)節(jié)說,時至今日,用泛藍泛綠的視角分析政黨或統(tǒng)或“獨”的功能已然弱化。第三勢力曾經(jīng)的興起是依靠個別人物,今后該如何轉型還撲朔迷離。統(tǒng)“獨”之外,未來思潮的分化情況會決定這股勢力的將來。(中新社北京1月31日電  楊程晨 夏守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