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一黨獨大后,政治脆弱性依舊

如何看待2017年民進黨“一黨獨大”?

 

2017年,臺灣政局以民進黨“一黨獨大”及其加緊對國民黨的總清算為基本特征。未來臺灣政局走向如何,成為兩岸關注的焦點。

 

筆者認為,對民進黨的“一黨獨大”,要一分為二看。近期看,民進黨在兩岸關系上,將繼續(xù)保持對抗性動作不斷增多的政策特征;中長期態(tài)勢上,大陸堅定的反“臺獨”舉措,對民進黨的政治野心始終是最大的制約。

 

一、“去中”、“反中”,強化“一黨獨大”態(tài)勢

 

自2016年5月執(zhí)政以來,民進黨大陸政策的變化,體現(xiàn)為從不接受“九二共識”,利用臺灣新課本改革搞“去中國化”,發(fā)展到“踩紅線”,任命代表極端“臺獨”勢力的賴清德為“行政院長”,發(fā)表“臺獨”的“個人看法”。最后,是最近出現(xiàn)的,“立法院”以民進黨多數(shù)席位為基礎,通過新版“公投法”。新版“公投法”作為“反中”的政治工具,其作用在于強化民進黨“一黨獨大”的政治態(tài)勢,對未來臺灣選舉以及兩岸關系議題進行“布局”。蔡英文喻之為“這是我們重大的歷史時刻”。

 

民進黨當局還對“抹紅、抹黑”的慣技進行了“升級”,手段從“親臺、賣臺”等傳統(tǒng)的“統(tǒng)獨”議題,發(fā)展到指控新黨四名黨員為“共諜”,同時動用安全和檢查系統(tǒng),對新黨黨員“接受大陸資金”、“出賣臺灣利益”的嫌疑,進行“查實”。這些具體舉動,顯示 2018年民進黨很可能在“‘內政’居先”的借口下,繼續(xù)推行挑釁性的大陸政策,進行“政治動員”,以保持“一黨獨大”。其于2016年“大選”時承諾的“溫和、謙虛”路線,蕩然無存。

 

二、負隅頑抗難以阻礙兩岸關系發(fā)展

 

民進黨強化其“一黨獨大”,主要是基于島內政治算計的需要。民進黨不但需要清剿國民黨和其它政治力量,還需要創(chuàng)造出“一致對外”的“共同利益”,才能維持黨內各派系的聯(lián)合,減少民進黨“內亂”、“自亂”的風險。這是一段時間以來,民進黨在兩岸關系上對抗性動作不斷增多的主要原因。

 

但民進黨的負隅頑抗,難以阻礙兩岸關系的發(fā)展。其一,在民進黨成為兩岸關系負面因素的背景下,民進黨抵制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立場,與其希望穩(wěn)定“一黨獨大”局面,實現(xiàn)長期執(zhí)政的政治愿望,本質上是矛盾的;其二,大陸與民進黨之間的政治僵局,必然影響民進黨的施政能力,民進黨在兩岸關系上的弱勢地位,進一步加劇民進黨政治上的脆弱性;其三, 2017年的兩岸態(tài)勢清楚地表明,兩岸關系發(fā)展的主導權牢牢掌控在大陸手中,臺海局勢對大陸而言穩(wěn)定可控。

 

三、貿然推行新版“公投”,民進黨將“自亂”

 

民進黨憑借“立法院”多數(shù)實現(xiàn)了推動新版“公投法”的蓄謀,降低了“公投”通過的門檻。從這個角度看,新版“公投法”作為政治工具,似乎為民進黨公開搞“法理臺獨”提供了“依據(jù)”。

 

但是,從維護政黨利益的目的出發(fā),民進黨存在擺脫自身在兩岸關系上尷尬處境的政治考慮,因此其希望用臺灣社會的穩(wěn)定和兩岸關系的發(fā)展,作為與大陸討價還價的“質押品”。這一政治邏輯決定,民進黨內各派勢力的平衡是暫時的,分化是必然的。此外,即使是對大陸持強硬對抗立場的深綠勢力,畏懼于13億大陸人民和6千萬海外華人華僑的“反獨”力量,也不敢在“立法院”堅持其原來將“領土變更”和“修改‘憲法’”納入“公投”適用范圍的主張。大陸綜合實力的快速增長和中美加強戰(zhàn)略協(xié)調的必然趨勢,也迫使民進黨不敢公開放棄其“維持現(xiàn)狀”的“施政理念”。

 

目前,民進黨在兩岸關系上出現(xiàn)對抗性動作增多的現(xiàn)象,從臺灣地區(qū)“內政”角度看,國民黨一蹶不振,新黨和其它政治勢力難與之抗衡,民進黨已經“一黨獨大”。但從發(fā)展態(tài)勢看,民進黨似乎越來越缺乏自信,越來越需要依靠政治惡斗才能生存。這是極端不正常的狀況。

 

從過去陳水扁執(zhí)政時期的經驗教訓看,大陸執(zhí)行《反分裂國家法》的意志以及堅決反“臺獨”的舉措,始終是民進黨政治野心的最大制約。在兩岸實力差距越來越大的今天,民進黨如貿然推行新版“公投”,除了“臺獨”私利暴露無遺之外,還將面臨大陸強大的壓力,甚至有可能導致民進黨內部“自亂”。若如此,民進黨標榜的“一致對外”的利益,必然分化,民進黨的所謂“政治正確”,也將陷入困境。(本文作者為上海臺灣研究會研究員 作者 周忠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