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堅信"我是中國人"到"臺獨" 蔡英文經(jīng)歷了啥
蔡英文上任以來,臺灣各地吹“去中國化”歪風。臺灣作家王豐近日在社交媒體上指出,事實上,蔡英文小時候曾迷戀各種中國事物。之所以轉變?yōu)?ldquo;臺獨”,她在美國康乃爾大學修碩士學位那段時期,則是最大的轉折點。
據(jù)臺灣“中時電子報”消息,臺灣作家王豐在社交媒體上指出,從蔡英文的自述和著作中看出,她的意識型態(tài)發(fā)展大致有三個蛻變階段。
第一部曲,兒少及青年時期的蔡英文,適值蔣介石治臺晚期,以及蔣經(jīng)國時代初期,因此她的生活中飽含著“中國元素”。
蔡英文曾自述:“小學畢業(yè)之前我就看完了《儒林外史》。我?guī)缀跏裁磿伎矗瑢ξ膶W、歷史特別有興趣。因此知道很多歷史故事,每次爸爸看不懂電視中的古裝劇或京劇里劇中人的關系時,就會問我,我再‘說書’給他聽。這讓我很有成就感,也更喜歡閱讀歷史故事”。蔡英文的爸爸蔡潔生比李登輝大幾歲,也是接受的日本教育。
第二部曲,認同“臺獨”。蔡英文曾自述她到美國康乃爾大學修碩士學位時的一段經(jīng)歷,“初到康乃爾時,發(fā)生了一件看似輕描淡寫的小事........記得開學后不久,有一次上‘國際公法’的課程時,我被老師點名站起來:‘你來自哪里?’‘我來自臺灣。’教授有點驚訝,因為康乃爾法學院已經(jīng)有10年沒收臺灣學生了”。
“‘那你們將來要跟中國大陸怎么辦?’這位老師是非常有名的國際公法學者,自然對兩岸情勢的問題很有興趣。向來對隨堂抽問有問必答的我,剎那間腦袋里竟然一片空白。從小被灌輸了一腦袋‘我是中國人’‘我們要反攻大陸,解救水深火熱的大陸同胞’的想法,‘統(tǒng)一’好像是一個不用思考就可以拋出的答案”。
“但真的是如此嗎?我發(fā)現(xiàn)自己從來沒有認真想過:臺灣要走到哪里去?........老師看出了我的猶豫。........他的話像一陣強風,點醒了我要去思考一個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的問題,在以后的歲月中,我開始研讀臺灣史的著作,也應用我所學到的法律、政治、經(jīng)濟等社會科學和邏輯,來建構自己心中的答案......建立了自己的認同”。
第三部曲,“兩國論”。9日是李登輝、蔡英文等人炮制“兩國論”18周年,去年5月20日,蔡英文就職典禮當天,王豐說看到緊跟著蔡英文走進蔡辦的秘書長林碧照,讓他聯(lián)想起1999年7月9號,李登輝透過德媒,向全世界宣布的“兩國論”。
林碧照就是當年受李登輝指派,以副秘書長身分,和時任“國安會諮詢委員”蔡英文、張榮豐等人,一起研議炮制“兩國論”的靈魂人物。
從蔡英文的幕僚班子分析,她的思維主弦律換湯不換藥,依舊是以李登輝時代的“兩國論”作基調。雖然林碧照做了5個月就辭職了,但這并不意味這個基調畫下休止符。畢竟這個“樂團”的指揮依舊是蔡英文,“兩國論”依舊是蔡英文思維架構的核心。
王豐指出,幾乎很多“臺獨”分子的思維建構,都歷經(jīng)了“中國元素”、“拆毀中國元素”,再建立以臺灣為核心的認同過程,蔡英文也不例外。
從蔡英文1978年到康乃爾修碩士算起,她的所謂“臺灣主體性”意識型態(tài)建構過程,直到今天,已經(jīng)長達40年之久。要一個篤信“臺獨”意識形態(tài)長達40年的人,放棄她的核心思維,根本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王豐直指,蔡英文不可能向“九二共識、一中原則”靠攏的根本原因,也是出于她內心世界這個牢不可破的所謂“信仰”,即使這個“信仰”在我們看來如此不值,如此荒誕。(綜編/海外網(wǎng) 朱簫)海外網(wǎng)7月1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