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歷史建筑喚醒城市記憶

香港歷史建筑喚醒城市記憶

圖為行人從雷生春大樓旁經(jīng)過。這座有80年歷史的建筑,歷經(jīng)4年“活化”,于2012年成為保持原有風貌的香港浸會大學中醫(yī)藥學院——雷生春堂。新華社記者 李鵬攝

 

在香港,有近1500座歷史建筑隱匿在摩天高樓間,記錄著城市的香江風云,也承載著一段段曲折離奇的過往。如何在寸土寸金的香港留住歷史建筑與世代回憶,成為城市后代與規(guī)劃者永恒不變的話題。正如此,香港的“活化歷史建筑伙伴計劃”應運而生,而佇立在灣仔街頭近百年的藍屋,以相同的歷史空間,迎來其煥然一新的對新世代的饋贈。

 

留屋留人 保存生活文化

 

建筑是城市的肌理,青磚灰瓦各有故事。今年9月,活化完畢的藍屋完成招租,滿載回憶的老房子即將涌入新的故事。

 

超過80年歷史的藍屋建筑群位于灣仔石水渠街,由藍屋、黃屋、橙屋及毗鄰空地組成,建于上世紀20至50年代。藍屋建筑以磚木結構為主,為現(xiàn)時香港僅存有陽臺的唐樓,它的外墻、木樓梯和鐵欄露臺已成為灣仔的標記。

 

這樣一座飽含戰(zhàn)爭洗禮和歷史風霜的建筑,在飛速發(fā)展的城市生活中面臨被拆除、重建的命運。不過,2007年香港特區(qū)政府施政報告提出的“活化歷史建筑伙伴計劃”,為藍屋的留存與城市的建設找到平衡點,也令藍屋成為該計劃中唯一一座“留屋留人”的活化建筑。

 

作為唐樓文化的展示館,藍屋建筑群的活化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唐樓的建筑結構和原居民的生活狀態(tài)。參與藍屋建筑群活化保育計劃的建筑師黃耀介紹,昔日藍屋不設獨立廚衛(wèi),居民要晚晚“倒夜香”;復修后所有單位加設獨立廚廁,方便居民生活。不過,對于劃有“倒夜香”印記的木梯級就被保留了下來,作為單獨的展示單位為公眾重現(xiàn)昔日的唐樓生活。除此之外,建筑群增設了升降機,并仿造公屋走廊的功效,架設連接橋,連結各建筑群內(nèi)的居民,以營造唐樓和睦共融的鄰里氛圍。

 

藍屋從2009年被特區(qū)發(fā)展局列為第二批活化的歷史建筑物名單,于2012年獲香港特區(qū)立法會撥款7540萬港元以活化有關項目,并將項目命名為“WE嘩藍屋”。2013年,時任特區(qū)政務司司長的林鄭月娥啟動了最終活化工程。歷時7年,一個保有歷史樣貌與時代氣息的多元社區(qū),開始了它新的故事。

 

民間倡導 傳遞生活價值

 

在迄今特區(qū)政府推出的四期“活化歷史建筑伙伴計劃”中,藍屋建筑群算是活化歷史建筑中的異數(shù)。若是來到藍屋建筑群,人們會發(fā)現(xiàn)這里一面居所一面故事館,有家長里短的生活氣息也有贊嘆連連的觀光賞玩。當中自然少不了民間機構的努力。

 

據(jù)發(fā)展局活化歷史建筑伙伴計劃的伙伴團體“We嘩藍屋”介紹,之前四期計劃中,有的活化項目改建為人均千元消費的餐廳,有的活化為小型精品酒店,有的則是青年旅館或文化館,只有藍屋是將原來的居民留了下來,并配有故事館與文化館為公眾導賞藍屋建筑,重溫唐樓文化。目前,藍屋建筑群內(nèi)共有32個單位,除了預留一兩間功能性辦公室之外,部分單位作為糖水鋪、素食店、香港故事館等社會企業(yè)面向公眾,剩下20個單位則供原居民繼續(xù)居住及對外招租。

 

“‘We’代表我們參與,‘嘩’是喜樂與創(chuàng)意的表達方式。” “We嘩藍屋”的發(fā)起機構之一——圣雅各布福群會灣仔文化保育及活動計劃主任周希旋說,作為一項社會創(chuàng)新項目,“We嘩藍屋”未來將以社會企業(yè)及非牟利方式運營,整個計劃共有五個主要項目,包括香港故事館、好鄰居計劃、原居民參與、社會企業(yè)項目以及小區(qū)經(jīng)濟互助公所。“我們希望能在改善居民的生活質量的同時,保育多元生活模式,將歷史建筑和生活價值傳遞給下一代。”

 

唐樓情懷,特別是鄰里中的信任文化,成就了今日的香港。周希旋認為,藍屋建筑群的價值并不僅只在建筑這一載體,它本身蘊藏著豐富的小區(qū)歷史及民間回憶,而其對多元用途的包容性,亦是港式唐樓的典范,多年來承載著草根階層的生活文化。尤其是它散發(fā)的舊小區(qū)的鄰里互助精神,更是唐樓生活的活寫照。

 

政府發(fā)力 體現(xiàn)人文關懷

 

近半個世紀前,香港的《古物及古跡條例》生效,這座城市中的歷史建筑第一次受到系統(tǒng)性保護;十年前,香港特區(qū)政府《施政報告》(2007年到2008年)宣布一系列加強文物保護的措施,包括“活化歷史建筑伙伴計劃”;如今,“活化歷史建筑伙伴計劃”已啟動第五期項目,香港已經(jīng)建立了完善的歷史建筑評級系統(tǒng),按照古建筑的歷史價值、建筑價值、稀有性、保存狀況、群組價值和社會價值等因素,對每一處文物古跡評級分類。

 

截至2017年8月底,香港共贏得17項由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fā)的“亞太區(qū)文物古跡保護獎”。

 

香港特區(qū)古物咨詢委員會主席林筱魯介紹,他親身體會著香港社會在古建保育上的不斷進步,看到越來越多“懂保育、懂運營、懂歷史”的社會團體參與到古建保育的工作中。“特區(qū)政府也是摸著石頭過河。1881、雷春生、饒宗頤文化館,這些以往完成的活化項目受到批評也好,受到稱贊也罷,都讓我們反思如何做得更好。”

 

五十年的時光,香港在古建保育方面的工作漸漸加足馬力:從2007年至今,特區(qū)政府先后預留24億港元用作歷史建筑保護,其中包括對活化歷史建筑項目的資助。政府不僅承擔古建筑的部分維修費用、象征性收取租金、撥款資助運營開支,還會關注活化后的建筑是否能將歷史價值充分展現(xiàn),在人文關懷上更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