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經濟學家:由《看見臺灣》觀臺灣文創(chuàng)發(fā)展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2f082025aafa40ff3f9cc98a964034f78f019b3

 

近日,《看見臺灣》導演齊柏林意外身故引起社會關注。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fā)表臺灣經濟研究院院長、臺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建甫的評論文章指出,齊導對臺灣的貢獻除了讓我們看見臺灣之美,更重要的是,以一位經濟學家而言,我覺得他偉大的地方更是讓我們看見臺灣的文創(chuàng)實力。在可預見的未來,文化傳播的途徑將會更快、更無法阻擋。臺灣文創(chuàng)實力并不輸任何人,如能善用數字經濟的創(chuàng)新模式,在國際市場搶下重要的位子并不難。

 

評論摘編如下:

 

《看見臺灣》導演齊柏林意外身故引起社會關注。齊導對臺灣的貢獻除了讓我們看見臺灣之美,更重要的是,以一位經濟學家而言,我覺得他偉大的地方更是讓我們看見臺灣的文創(chuàng)實力。

 

過去臺灣的紀錄片、舞臺劇、動漫、電競等文創(chuàng)產業(yè)的收入都十分有限。齊導的成功給臺灣的文創(chuàng)界帶來莫大的希望。根據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作家和作曲家聯(lián)合會(CISAC)和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Y)所做的調查,2016年全球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產值高達2.25兆美元,美國就占了43%,歐洲占34%,日本占10%,而近年來快速成長的韓國約占5%。臺灣目前占比不到1%,發(fā)展起來可以想象未來的商機有多大!

 

其實就內容上來看,臺灣一直都有被國際市場肯定的佳作。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到近期的《通靈少女》都是,而剛拍完的《紅衣小女孩2》未演就已賣出15個地區(qū)版權。只要能讓臺灣文創(chuàng)產業(yè)獲利的商業(yè)模式成形,“臺流”也能在國際市場發(fā)光。

 

如何啟動這個正向循環(huán)?除了臺當局展現決心、改善制度“法規(guī)“的錯漏、談判協(xié)調市場的露出之外,現在臺當局更應該重視與數字經濟浪潮結合。

 

這個月初,網絡媒體洗牌的先驅者Vice Media再度獲得4.5億美元的募資,公司估值已擴張至57億美元,又引起世界關注。Vice Media不同于其他傳統(tǒng)媒體頻道,是以服務網絡鄉(xiāng)民為主的網絡影音頻道,旗下節(jié)目包山包海,有以美食為主的Munchies頻道、專注于音樂的Noisey頻道、綜合格斗技的Fightland頻道、時尚文化的i-D頻道以及和英特爾合作的科技創(chuàng)新The Creators Project頻道。有別于迎合大多數人的傳統(tǒng)思維,Vice以服務小眾為主,強調“避免年輕人反感的的唯一方法就是別說廢話。”加上Vice不作假、與網民實時互動等新的制作方式,快速擄獲年輕人的目光,每月有1.3億收視人口觀看,且仍快速成長中,并吸引各大傳媒集團爭相投資。

 

另外,著名的美國在線影音頻道Netflix也高調宣布投入更多資金,準備推出300小時以上的原創(chuàng)自制內容,這就是看準網絡頻道無國界的廣大市場。只要節(jié)目夠好,全世界的人都會買賬。

 

在可預見的未來,文化傳播的途徑將會更快、更無法阻擋。臺灣文創(chuàng)實力并不輸任何人,如能善用數字經濟的創(chuàng)新模式,在國際市場搶下重要的位子并不難。齊導的《看見臺灣》讓臺灣人看見了臺灣,讓我們一起努力讓世界也看見臺灣。(作者為臺灣經濟研究院院長、臺灣大學經濟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