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的沖突DNA只會帶來災難

臺灣《中國時報》5日社論指出,臺灣的民進黨誕生自“黨外”,“黨外”誕生自反抗運動,天生帶有“沖突DNA”,基因決定性格,集體性格成為組織文化,如果我們說“沖突”是民進黨的“天然成分”,“沖突論”是民進黨的組織文化,應非曲解與攻訐。陳水扁“沖突進步論”、“不試怎么知道”,都是民進黨沖突文化的典型,也證明執(zhí)政后繼續(xù)采取沖突論,恐怕對自己和臺灣都不利。現(xiàn)在民進黨已完全執(zhí)政,更應該有意識拋棄沖突DNA,放棄沖突的組織文化。

 

蔡英文的出身不同于傳統(tǒng)民進黨政治人物,她的上臺曾經(jīng)給臺灣人民一個希望,就是可以跳脫民進黨的傳統(tǒng)思維,帶領臺灣走向一個溫和包容的新時代。她的就職演說,即使在兩岸關系方面仍缺乏突破民進黨思維的表述,但仍能加深大家對這種新時代來臨的期待。但演說畢竟只是言語,更重要的是實質人事和政策的決定。在這方面,1個多月下來我們所聞所見,蔡當局并沒有脫離民進黨的傳統(tǒng)沖突思維,沒有脫離民粹的綁架,也沒有開創(chuàng)新格局的意圖和視野。

 

更糟糕的是,遇到真正的抉擇而必須做決定的時候,沒有做出決定的準備和擔當。

 

例一是對高中歷史課綱問題的處理。蔡當局所任命的“教育部部長”潘文忠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沒有經(jīng)過周延的討論程序就立即廢止原“教育部”所公布的微調課綱,回復到原課綱。

 

例二是蔡英文口頭上說要推動轉型和解,實際上卻讓她所控制的“立法院”端出近乎清算式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不但回溯到戰(zhàn)后,還可以動用“憲兵”和警察執(zhí)行搜索,這不是坐實了“綠色恐怖”的指控嗎?這個第二擊,就一下子把真面目掀開了,蔡英文坐失帶領民進黨走出悲情和仇恨、沖突和報復與走向“和解”和共生的機會。

 

例三是最近發(fā)生,民進黨利用多數(shù)擋住了將大陸籍配偶取得身分證的年限,這就坐實了外界對于蔡當局“仇中”心態(tài)的指控,坐失了從民進黨“仇中”心態(tài)改變?yōu)橹匾曂馀浠救藱唷⑾缫暤牧紮C??杀氖?,這種“仇中”心態(tài),其實所影響的不是只有陸配,還有其臺灣配偶,以及臺灣小孩;所以,這是滿門歧視,也及于臺灣人。

 

以上三個例子,是該緩和不緩和,反而要躁進。

 

還有兩個例子,是該決斷卻優(yōu)柔寡斷,沒有擔當,討好民粹對抗大陸與既有權威體系。其一是“九二共識”兩岸爭議,蔡英文就職演說的論述其實已經(jīng)有部分新思維,但在兩岸非“國與國”關系上還差最后一哩路,但最后一哩路最關鍵,民進黨一手擺出柔軟的姿態(tài),另一手卻強化文化“去中國”的人事與政策部署。

 

其二是勞工周休二日和國定假日7天休假的問題。這其實是一件原先溝通好的,以周休二日換取部分法定假日取消休假,但一夕之間被翻案。有國民黨“立委”要把“勞動部”來“立法院”報告排入議程,竟然硬被“立院秘書長”從議事紀錄中刪除。這不但是程序暴力,更是鴕鳥心態(tài),不敢面對事實,不敢面對對立。

 

我們看到蔡當局1個多月以來在行動上的實質表現(xiàn),凡涉及意識形態(tài),一律勇往直前,追求沖突。凡攸關民生的真正大問題能躲就躲,能拖就拖,坐實了“空心”的比喻。照這種趨勢下去,除了意識形態(tài)上支持民進黨,和民進黨一起喊爽以外,人民將得不到實質的結果。經(jīng)濟日益走下坡,無人聞問,將是臺灣的災難。

 

其實,這也反映了民進黨本身的文化成分。它崇尚西方,貶抑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心態(tài)上追隨西方崛起歷史的腳步,以沖突造就擴張,以武力打下天下。忘記了臺灣庶民生活中固有的中華文化元素,如孝思、仁愛、包容、和諧、王道等。如果民進黨真有能力以沖突造就擴張,以武力護衛(wèi)“領土”,也就罷了;但是眾人皆知,它沒有這樣的準備和企圖,說穿了就是躲在美、日后面吶喊,表演給自己的支持者看。

 

問題在于,表演久了,觀眾肚子會餓,演員肚子也會餓,還是要吃飯,還是要生活。而在這方面,目前看不出來蔡當局有什么牛肉要端出來。硅谷是做出來的,不是喊出來的。財政要真正改革才能振衰起敝,不是躲避就可以解決問題的。

 

未來還很長,我們衷心地呼吁蔡英文落實大多數(shù)人民對于新領導人的期待,拋棄傳統(tǒng)民進黨沖突、對立、仇中思維,納入臺灣固有的中華文化和諧共生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