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一帶一路”為亞非歐提供了重要公共產品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近3年來,中國為亞非歐提供了重要的公共產品,與沿線國家正由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向命運共同體邁進。專家認為,“一帶一路”建設至今取得政策溝通、互聯互通、經貿合作、金融支撐與民心相通等5個方面的重要早期收獲。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最近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政策溝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保障,現有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政府間合作協議或備忘錄,并正在形成具體合作規(guī)劃。與此同時,有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明確表示愿意參與和支持“一帶一路”建設,遠遠超出原來范圍,成為影響更為廣泛的國際合作框架。

 

互聯互通是建設“一帶一路”的重要基礎工程。劉英告訴記者,截至目前,中歐班列已開行接近2000列,僅2015年1至10月份,中歐班列就開行1070列。超過10個中國城市開通了中歐班列,包括渝新歐、義新歐、漢新歐、蘇新歐、蓉歐、長安號等線路,并逐步實現常態(tài)化運營,拉動了沿線國家經濟增長和貿易投資。此外,匈塞鐵路、雅萬高鐵陸續(xù)開工,中老、中泰等泛亞鐵路網也逐步啟動。

 

經貿合作也取得豐碩成果。劉英說,2015年,中國企業(yè)對“一帶一路”沿線近50個國家開展了直接投資,投資額150億美元,同比增長17.7%。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23個經貿合作區(qū),占全球78個合作區(qū)近30%。產能合作則推動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工業(yè)化、城市化水平。劉英說,“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中國與20個國家簽署了協議,開展機制化的產能合作,一大批重點項目在各國落地生根,中巴、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孟中印緬、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等六大經濟走廊建設取得重要而積極的進展。

 

金融支撐為重點項目建設提供了強有力支持。劉英說,400億美元的絲路基金與1000億美元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先后成立并開始投資項目。不僅如此,包括廣東、福建的地方版絲路基金紛紛成立,現有20多個各類基金支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截至目前,中方設立的各類多雙邊產能合作基金已超過1000億美元。中國與哈薩克斯坦是國際產能合作的先行者,目前已形成52個早期收獲項目,總投資270億美元,發(fā)揮著重要的示范效應。

 

民心相通是重要社會根基。劉英說,中國設立了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資助1萬名留學生,還與沿線國家互辦文化年、藝術節(jié),實施“絲綢之路影視橋工程”和“絲路書香工程”。絲綢之路聯合申遺取得成功,海上絲綢之路聯合申遺也已啟動。(王宗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