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少女時代》火了 臺灣青春電影的成功秘訣

臺灣電影《我的少女時代》11月19日在大陸上映后成為院線黑馬,票房已破2億元人民幣。在收獲票房的同時,這部臺灣青春電影也賺足了口碑,為大陸觀眾帶來寶島的青春暖意。

 

《我的少女時代》將鏡頭對準一個平凡的女孩林真心,這個造型土氣、頭發(fā)雜亂的“眼鏡妹”,在跌跌撞撞中成長、尋找愛情、發(fā)現(xiàn)自己。

 

“電影很真實,四輪溜冰車、劉德華的音樂、畢業(yè)紀念冊……這些細節(jié)會讓我想到自己的青春故事。”25歲的于樂來自河南,《我的少女時代》喚起了她中學時代的自身體驗,讓記憶匣子得以打開。

 

“很多年了,我都很買臺灣青春電影的賬,好像內(nèi)心在對某種東西不死心地期待著。”于樂說。

 

臺灣著名導演楊德昌曾說過:“臺灣只有兩類電影,青春片和非青春片。”從《藍色大門》到《艋舺》,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到《我的少女時代》,臺灣青春電影在占據(jù)臺灣電影市場半壁江山的同時,也時常為大陸觀眾帶來驚喜。

 

走紅緣于更強的青春氣息

 

如今,在大陸,青春電影也正逐漸成為一個類型片。不過,風格獨具的臺灣青春電影往往更能引起大陸觀眾的共鳴,小而淺的主題,讓觀眾找得到自己的影子。

 

“我叫張士豪,天蝎座,O型,游泳隊,吉他社……”2002年,臺灣青春電影《藍色大門》里的這句臺詞留在了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研究生何天平的記憶中。

 

何天平就讀于電視電影專業(yè),是多本雜志的影視專欄作家?;貞浧鹱约号c臺灣青春電影的“親密史”,他認為臺灣青春電影雖簡單無奇,卻能貼近觀眾的心靈。

 

“畫面清新自然,人物服裝簡單明亮,加上具有臺灣風情的場景,給人很好的視覺感受。”何天平說。

 

清華大學教授尹鴻則認為,臺灣青春電影更符合觀眾對于“青春”二字的理解和期待,有更強的青春氣息。

 

“大陸的青春電影多以成年人的視角展開?!吨虑啻骸泛汀逗髸o期》雖收獲了不錯的口碑,但仍是以成人視角展開。所謂的‘青春’僅僅是成人世界的一種參照。”尹鴻說,“臺灣的青春電影是以青年人的視角直面青春期遇到的各種問題,包括愛情、成長、挫折、創(chuàng)傷等,兩種視角差別很大,觀眾的感受自然也不同。”

 

除了電影本身的藝術(shù)價值,臺灣青春電影的人文意向及自然符號也成為其走紅大陸電影市場的重要因素。美食、環(huán)境及人文風情,對大陸年輕人也是一種吸引力。

 

周經(jīng)緯是首都師范大學的學生,臺灣青春電影是他建構(gòu)對臺灣印象的重要途徑?!逗=瞧咛枴防锬喜亢愦烘?zhèn)淳樸清新的鄉(xiāng)村、《星空》里中部山脈奇幻的夜景、《不能說的秘密》里淡江中學別具風情的校園環(huán)境……這些元素形成了一種臺灣的氛圍,使周經(jīng)緯對臺灣的認知越發(fā)清晰。

 

“做不完的數(shù)學題,操場上揮灑汗水的男生,放學路上購買的音樂卡帶,我們和臺灣年輕人的記憶還是有很多共通之處的。”周經(jīng)緯說。新華社記者 胡林果 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