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聚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釋放重磅信號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5-12-24 09:19:03 | 來源: 人民網 |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不僅是回顧總結今年的中國經濟,更為2016年的經濟工作重點和宏觀政策走向定下基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也引發(fā)了境外媒體的高度關注。
力推“供給側改革”促經濟轉型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置于空前重要的地位,明確提出“在戰(zhàn)術上打好殲滅戰(zhàn)”。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報道指出,作為中國年度最重磅的經濟會議,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為“十三五”開局之年的中國經濟描繪路線圖,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
文章稱,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中國領導人繼“新常態(tài)”之后,再拋另一經濟關鍵詞——供給側改革。中國輿論紛紛推斷,當局將在“十三五”期間,推動營改增結構性減稅以降低企業(yè)成本、淘汰“僵尸企業(yè)”以化解過剩產能以及推進城鎮(zhèn)化、國企改革、去房地產庫存等等,在供給側領域的結構性改革方面發(fā)力。事實上,中國新一屆領導班子上臺之后,大力推動簡政放權、力促產業(yè)升級、鼓勵企業(yè)創(chuàng)新以培育新動力等舉措,都是供給側改革的一部分。
法國《歐洲時報》發(fā)表文章稱,中國經濟既要穩(wěn)增長又要調結構的局面已經形成,并且實現(xiàn)新常態(tài)、新發(fā)展的決心很強,這對經濟決策及宏觀調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出的諸多應對之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無疑是一大亮點,也顯示出最高決策層應對當前經濟困境的新思路。
分析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年末的陡然升溫,給人一種新鮮感,但實際上,這一變化有著深刻的背景。伴隨官方對“有效供給”的重視,通過供給側改革恢復市場活力、助推經濟轉型的活動也將風生水起,中國經濟發(fā)展由此走上供給側、需求側同時發(fā)力的新階段。
美國《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消費者對于更安全的食品、更好的醫(yī)療保健以及其他能改善生活質量的商品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中國并非需求不足,要做的是進行供給側改革來滿足這些未得到滿足的需求”。
另據(jù)香港《大公報》文章指出,與需求側的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相比,供給側包括勞動力、土地、資本、創(chuàng)新四大要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xiàn)最優(yōu)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shù)量。這對中國經濟改革發(fā)展具有更深遠的撬動影響。
打出“組合拳”扭轉經濟形勢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報道稱,對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來說,面對今年全球都在經濟上盡顯頹勢的情況,需要做的或許會比其他國家要多,中國也是帶領其他國家走出困境的主要動力。文章稱,近期中國政府在各個關于經濟、金融的方面有大動作,包括人民幣入籃以及加入歐洲復興開發(fā)銀行等,這一系列的行動和政策顯現(xiàn)出中國政府的一個積極態(tài)度。
美國《華爾街日報》援引一位消息人士的話說,中國經濟的最大限制在于供給不能滿足變化的需求。因此,明年的焦點是實施供給的結構性改革,削減企業(yè)成本。此人士還指出,經濟危機后,中國和世界經濟的恢復將呈L形,即大幅下跌后維持平穩(wěn)增長。而明年中國仍將實行“寬松的”的財政和貨幣政策。
美國彭博社報道指出,中國領導人在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表示,將采取進一步措施來支持經濟增長,包括擴大財政赤字,刺激房地產市場等。
文章援引新華社報道稱,“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大力度,階段性提高財政赤字率;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為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huán)境。”中國領導人還支持推進結構性改革,并遏制對信貸擴張的日益依賴。
資本經濟公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馬克威廉姆斯表示,中國在恢復自身信譽方面面臨挑戰(zhàn),為此將打出組合拳努力扭轉經濟形勢,至少短期內如此。很明顯廣義上的政策正在放寬,有理由相信明年將實施更寬松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人民網電 李警銳)
新聞推薦
- 兩岸青年論壇在香港舉辦 聚焦人工智能發(fā)展2025-01-09
- “浙”里江山登高迎新年,兩岸攜手逐夢新征程2025-01-09
- 融·合|“回家”的運動 讓兩岸青年的心貼得更近2025-01-09
- 誦《鄉(xiāng)愁》、齊跳舞 兩岸青年同書中國“?!?/a>2025-01-09
- “西安藝術之匙·歷史之門”臺灣大學生研學活動在西安舉辦2025-01-09
- 2025年第二十三屆“兩馬同春鬧元宵”燈會完成全部布展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