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七合一”選舉:新黨為續(xù)存決不缺席

9月1日是“九合一”選舉參選人到各縣市選委會登記領表參選的首日,由于領表登記期限有5天,一些政黨或參選者為避免被人窺之其參選陣勢策略,首日的領表登記情況并不熱烈,尤其是六個“直轄市”的各政黨市長參選人都未見“浦頭”,;但也有弱勢的參選群體卻并不忌諱會被“槍打出頭鳥”,而跑出來要搶喝“頭啖湯”。

 

實際上,新黨主席郁慕明就化身“校長”,親自率領6名新北市議員參選人子弟兵,自詡為“新黨質優(yōu)生”,到新北市選委會領表登記。由于新黨推出的參選人都較為年輕,而且基本上是首次參選公職,讓人有“新鮮人”的感覺,實際上也是以新黨的“第三代”為自詡,與過往的叱詫風云老黨員作出區(qū)隔,因而他們在抵達新北市選委會時,就在選委會前廣場擺開陣勢,舉行“新黨資優(yōu)班第三代開學典禮”,并由“校長”郁慕明一一為他們依班長、各股股長職務掛上“職務肩帶”。籍以凸顯新黨的參選理念,是“新陳代謝、世代交替”,并希望能以清新正義的候選人,來為新北市議會注入新血。

 

新華澳報2日發(fā)表富權的文章說,新黨的黨名既然有一個“新”字,就是寄寓“清新”。實際上,新黨在21年前創(chuàng)黨時,就是從被視為實行“黑金政治”的國民黨中跳脫出來,標榜自己的“清新”。正是由于新黨的創(chuàng)黨成員尤其是“立委”、“國代”等公職人員,確實是形象清新,能力也較強,因而曾予人“眼前一亮”的感覺;而新黨也曾輝煌一時,在創(chuàng)黨兩年后的1995年“立委”選舉中,一舉拿下122萬票,獲得21個議席,成為臺灣第三大黨,在“立法院”中充分發(fā)揮“關鍵少數(shù)”作用,風云一時。

 

但好景不常,此后一方面部分新黨成員畢竟也抵擋不了人的不良本性,為爭公職候選人而頭崩額裂鬧內(nèi)訌,導致四分五裂甚至有人出走;另一方面而由于親民黨的崛起,吸引了大部份支持者“移情別戀”,另投親民黨。新黨從此一蹶不振,不但失去“第三大黨”及“關鍵少數(shù)”的地位及作用,而且在各項公職選舉中屢戰(zhàn)屢敗,連5%的“門檻”也跨不過,未能獲得分配政黨選舉補助金,并隨著新黨的衰落而使得曾經(jīng)十分活絡的小額捐款也逐漸減少,因而使得黨務經(jīng)費困難。曾經(jīng)的明星“人各有志”,紛紛“跳船”,甚至做了傳媒人,自得其樂。只有郁慕明愿意將擔子一肩挑起來。

 

由于歷史淵源,新黨的成員都懷有很強的大陸情感,郁慕明很早就經(jīng)常率團到大陸參訪。而在2005年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分別“破冰”登陸,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親自予以會見,并達成共同文件后,郁慕明這個小黨領袖登陸,大陸也給予同等的禮遇。

 

此后,由于馬英九于2008年上臺,實現(xiàn)第二次“政黨輪替”,兩岸恢復協(xié)商并簽署了系列協(xié)議,新黨在兩岸間所起的作用也逐漸式微。因而,新黨只能轉在臺灣島內(nèi)打拼,重新建構社會政治地位。唯一途徑就是參選公職,但已時不予我,在國民黨與親民黨雙重擠壓下,根本無法從“手指罅”中“覓食”。除了是在偏遠的金門縣還可當選縣長及“立委”之外,在其他縣市就無法在單一當選名額的公職選舉中脫穎而出,只可在復數(shù)當選名額的縣市議員中尋求突圍,但也只能是在臺北市湊效,獲得幾個議席,今屆更是跌至只有兩個議席。

 

新黨與國民黨的矛盾,主要是源自于對李登輝的評價及感受。自李登輝被國民黨開除黨籍后,這個“矛盾源頭”應是已經(jīng)消除,亦即是新黨重返國民黨的良機。但時移勢易,當時國民黨的日子也不好過,甚至因為親民黨的成立并拉走部分精英及支持者,而失去“立法院”第一大黨地位,而且這是在野黨。新黨即使是重返國民黨也難有作為,還不如留在國民黨外,還能對國民黨起監(jiān)督作用,如2003年“連宋配”的成型,新黨就發(fā)揮了不小作用。郁慕明當新黨主席,即使是小黨,也有社會政治地位,如2005年的訪問北京,所謂“寧做雞頭,莫做牛后”。

 

但長此下去也不是辦法。一方面,參選未必就能跨過政黨“門檻”,還是領取不到政黨選舉補助金;倘不參選,連機會也沒有。另一方面,島內(nèi)政黨的續(xù)存將會是有條件的,其中一個重要條件就是是否持續(xù)參加公職選舉,新黨如現(xiàn)在不以繼續(xù)參加選舉,使之成為常態(tài) ,將來有可能會被從“政黨名錄”中清除出冊。

 

但參加公職選舉,單一應選名額的選舉,并沒有勝選的機會;就連今屆參加“不分區(qū)“立委”選舉,也僅只得19萬5千多票,得票率仍未跨過5%的政黨“門檻”,無法獲得分配“立委”議席及政黨選舉補助金。

 

因此,新黨只能是在復數(shù)應選名額的選舉中“打算盤”。今次“七合一”選舉,就希望能在仍有支持者的都市推出市議員參選人,希望能在國民黨氣勢由盛轉衰之時,吸引到對國民黨失望,但又不忿將手中選票投給民進黨的深藍選民的選票,或可一搏。不過,又不能“濫選”,一方面將會分散自己的票源,另一方面也將對國民黨的候選人造成滋擾。畢竟,新黨對國民黨仍然存有感情,而且新黨的幾位干將如賴士葆、費鴻泰、林郁芳等人是披掛國民黨戰(zhàn)袍而當選的,兩黨存在合作關系。因此,新黨在都會區(qū)的市議員選舉,采取的是一區(qū)一參選人的策略,既不會分散本黨的票源,也不會對國民黨候選人產(chǎn)生“自己打自己人”的效應。相信,國民黨對此的會“有感”的,因而對新黨的態(tài)度,會與對親民黨的態(tài)度作出適當?shù)膮^(qū)隔。

 

實際上,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出于種種原因,至今仍未為是否支持連勝文而表態(tài),隨時有可能會“親痛仇快”地宣布支持柯文哲。雖然宋楚瑜在臺北市只有5萬多票的影響力,但往往就是這5萬票,成為左右選舉結果的關鍵。這可急壞了國民黨人。而郁慕明則不一樣,早就宣布為了大局,新黨在臺北市長選舉中支持連勝文。這正是新黨的可貴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