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賢亮一生傳奇充滿故事 曾言“文學史繞不過我”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9-29 16:44:03 | 來源: 中新網(wǎng) |
中新網(wǎng)9月29日電(唐云云)綜合報道,27日下午,曾創(chuàng)作《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作品的當代著名作家張賢亮因病醫(yī)治無效在銀川去世。他有多重身份,如“首個突破性禁區(qū)作家”、“西部影城創(chuàng)辦人”等等,引發(fā)讀者追憶懷念。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在文學作品中擅寫愛情,但張賢亮卻自稱“生活中不可能有愛情,除非像賈寶玉一樣多情”,知足于有一雙兒女的陪伴。
一年前查出罹患肺癌
生前曾稱“文學史是繞不過我的”
張賢亮是華語文壇頗有影響力的一位作家,他于1936年出生,新時期進入他創(chuàng)作的“井噴期”,被認為是傷痕文學、反思文學的代表作家。他的短篇小說《靈與肉》、《肖爾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說《綠化樹》、《青春期》,長篇小說《男人的風格》、《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都被認為是其代表作。
張賢亮的作品以其充滿人性溫暖的故事和新銳的思想,在公眾閱讀中激起了巨大波瀾。上世紀八十年代,張賢亮的作品中就敢于嚴肅而謹慎地描寫“性”,有評論家稱,“沒有張賢亮的作品,中國作家大概還不敢理直氣壯地談情說愛”。
事實上,張賢亮罹患肺癌已經(jīng)一年多,家在寧夏的他此次特地來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醫(yī)治,但最終病情惡化辭世。媒體引述作家馮驥才回憶稱,“一年前,他查出了肺癌,當時已經(jīng)是晚期,情況很不樂觀。最初得知消息的李小林(巴金之女)告訴了我,我當時就掉眼淚了,然后我慢慢靜下來,覺得我首先得安慰他,就給他打電話,沒想到他反過來還安慰我。”
老友高洪波則表示,今年3月份,罹患癌癥的張賢亮來北京看病,“我們幾個作家老朋友,包括張抗抗等,在北京相聚了一次,張賢亮半開玩笑地說,‘這可能是最后一次見面了,但文學史是繞不過我的’”。
他透露,當時張賢亮吃中藥過敏,身上癢得難受,但他很堅強,依然充滿著對病的蔑視。“當代文學史確實是繞不過他的。不幸被他說中,我們真的是見了最后一面”。
“他發(fā)病發(fā)得很突然,前年十月我遇到他,他悄悄跟我講了病情,我當時完全不相信,我覺得他在開玩笑,或是小題大做。”作家梁曉聲回憶,“我以為是一般的肺病,還嘲笑他。但當時他說得特別認真,來北京看病的時候我和張抗抗去看他。當時中醫(yī)說沒有什么大問題,所以他這么快走了我也很驚訝,我們當時都是比較樂觀的。”
有生意頭腦 每年捐上百萬補助困難病患
有人稱張賢亮“可能是中國作家中最會做生意的人,也可能是中國商人里最會寫小說的人”。除了著名作家、寧夏鎮(zhèn)北堡西部影城創(chuàng)辦人這樣比較為人熟知的身份外,張賢亮還獲得過“中國十大慈善人物”、“中國十大收藏家”、“中國十大才智人物”等諸多榮譽頭銜。
他曾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席團委員、寧夏文聯(lián)名譽主席兼寧夏作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中國文聯(lián)委員;連任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六至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特殊貢獻的知識分子”稱號,被中國文化部評為“中國文化產(chǎn)業(yè)十大杰出人物”之一,并獲得“希望工程特殊貢獻獎”。2008年張賢亮被評為“中國十大慈善人物”和“中國十大收藏家”、“中國十大才智人物”、“影響寧夏50年人物”,2010年還被評為“寧夏慈善大使”。
他去世后,諸多生前好友在微博上發(fā)文悼念。
《江南》雜志社主編袁敏曾在上世紀90年代采訪過張賢亮,并寫過一篇《出賣荒涼的啟示》,“他那時候就對經(jīng)濟話題感興趣,瘦高、清癯、非常健談,當時作家做生意的很少,張賢亮屬于特別有生意頭腦的”。
知名女詩人空林子則稱張賢亮是個特別有愛心的人,“他很有社會責任感,最近幾年,他每年都捐出上百萬補助一些不屬于或超出醫(yī)保范圍,而家庭又無力承擔醫(yī)治費用的病人。”
事實上,自2010年初開始,張賢亮以個人名義每年捐贈150萬至180萬元對寧夏貧困患者實施“救生行動”。近年來,救助患者達到百余人次。
閑時練練書法 “趕時髦”看美劇
張賢亮一年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稱“越活越年輕,我從來不覺得我有77歲,我覺得我好像才17歲,我最羨慕的人就是007。”而不少采訪過張賢亮的媒體人都有一種相同的感受,他在受訪時直接、坦率、無所顧忌,甚至令采訪者汗顏。近年來他也過得灑脫不羈,閑時練練書法,散散步,甚至“趕時髦”看美劇。
女作家徐小斌對他的作品便頗為贊賞,并曾與其有過數(shù)面之緣。“我曾經(jīng)在第六屆作代會上見過張賢亮先生。那天他穿著一身緞子唐裝,繡著大幅的花兒,剛好坐在我們前排。”雖然未能多有交談,但那次的會面也給徐小斌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們一些年輕作家都站在后面。瞧著張老師的樣子蠻精神,跟老作家互相開著玩笑,十分開朗。”
與徐小斌不同,白燁與張賢亮則極為熟悉。有時張賢亮來到北京,白燁常會前去探望:“張賢亮身患癌癥多年,作品寫的也少了許多。在那一代作家中,他比較容易打交道,也很討女性喜歡,約略一米八五的身高,很有風度。”
在外人看來,張賢亮是著名作家,略給人嚴肅之感。但在白燁眼中,張賢亮則是一個豁達幽默、愛開玩笑的好朋友。他說:“作家鐵凝有一部很有名的作品《大浴女》,有一次吃飯,我就開玩笑嚇唬他:《大浴女》把你寫成男主人公了。”
吃了一驚的張賢亮趕緊詢問詳情。白燁當時則笑著告訴他,那個角色基本還是個正面人物:“他說你快給我找本書來,后來我便如約送了他一本。因為了解他隨和睿智的性格,所以雖然我比他小,但也敢跟他開玩笑。”
“還有一次在北京,他寫兩幅字掛在賓館墻上。我去看他,他詢問我兩幅字水平如何。”白燁開始頗有為難,“字寫得不能說很好,又不能說不好(畢竟剛開始練),我就開玩笑說你這個字,擱在桌子上不錯,掛在墻上就‘差點兒事兒’,他還有些不高興,其實就是個性情中人。”
“他是我認識的作家中,第一個共餐時為女士掛大衣、圍巾,輕輕用雙手移開椅子,為女士讓座的男士。他身上嫁接著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屠格涅夫的風格,還有來自民國的風范。這一切和20年底層生活奇特結(jié)合,形成一道壯麗奇瑰的生命風景線。他讓我覺得,他早就從文學中溢出去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王旭烽27日晚10點半寫道。
形象儒雅 “有一種歲月無法遮住的鋒芒”
張賢亮留給媒體的印象是儒雅、幽默和自信,有一種歲月無法遮住的鋒芒。2010年3月,中國作協(xié)年會在重慶召開,74歲的他應邀到會,頎長挺拔的身材,一絲不茍的著裝,標志性的金邊眼鏡,十分儒雅。
張賢亮很喜歡被采訪,總能幾句話就把女記者們逗笑,而且極有自信。當時有媒體跟他聊天時說:“前兩天看了一期你的節(jié)目,上面有你母親的照片,發(fā)現(xiàn)你母親好漂亮。”張賢亮當時毫不客氣,頗為自豪地回應:“你看我的樣子,就知道我母親肯定漂亮。在燕京大學和哈佛大學讀書時,追我母親的人就多如牛毛。”聊天中,張賢亮數(shù)次提到自己是“貴族”,“也只有貴族的血統(tǒng),才能養(yǎng)出我這樣的人物。”
“生活中不可能有愛情 除非像賈寶玉一樣多情”
張賢亮的作品,不論《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還是《綠化樹》,對愛情都做過大量描寫,而他生前在一次采訪中卻流露出一種對愛情的絕望。“我的書中都有愛情,但實際上在寫這些愛情時,生活中的我根本就不可能有愛情。但是正因為我自己沒有愛情才把愛情寫得特別美好,如果我真有愛情可能反而覺得愛情不怎么樣。所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除非像賈寶玉一樣多情。”
張賢亮的妻子鮮有曝光,但提及他的感情生活,似乎不能繞開“包養(yǎng)五個情人”的傳聞。
2012年,一則“知名作家張賢亮包養(yǎng)5位情人”的傳聞曾在網(wǎng)上傳開,引發(fā)熱議。當時,微博上一個賬號為“做他的情人”發(fā)微博稱,“十月一日那天,我和老太爺終于分手了,平時,我口中所說的老爺子就是‘張賢亮’作家、寧夏西部影視城主席,極度變態(tài)!五個情人,我就是其中一個”。
該微博在網(wǎng)上被大量轉(zhuǎn)發(fā),張賢亮后接受采訪談及此事時,語氣頗為淡定,他言語中沒有憤怒,反而多次開口大笑。他表示這沒什么,自己不會回應這件事情。他還提到微博里的內(nèi)容他有看,簡直就是個“黃色小說”。
實際上,張賢亮有一個兒子,后又有一位5歲的養(yǎng)女。他曾表示,除了作品、兒子、鎮(zhèn)北堡影視城,最得意的是他的小女兒。“我這個小女兒是我做慈善帶來的,有一次我去參觀寧夏福利院,非常感動。有個孩子10個月大了,她還不會站,可能是有點營養(yǎng)不足。這個孩子先是被遺棄在醫(yī)院的長凳上,后來又被送到收容站,最后再送到福利院。工作人員把孩子抱來一看,跟我就有磁場,我就要了她。她現(xiàn)在才會走,會叫爸爸、媽媽,很可愛。”
這個自稱“人生經(jīng)歷就是一部厚重小說”的經(jīng)歷曲折的作家,對自己的人生很滿意。他曾表示,“人生最大的回報是求之不得,得之不求。我沒有刻意地想要什么,但都給我了。當時我只不過是想宣泄一下子,如此而已,沒想到有名了。辦影城用的是我自己的錢,沒想賺錢,結(jié)果錢也來了。雖然前半輩子讓我受苦,但后半輩子我想得到的都有了。我原來沒兒子,現(xiàn)在有了;想要一個女兒,現(xiàn)在也有了。特別好。”
友人追憶
葉開:他是一位趣人,渾身故事
出版有《行者的迷宮》等作品的記者朱又可說:“賢亮先生幾個月前說,你不要給我打電話,我在等死,但他也不讓告訴別人。”朱又可說,張賢亮給他講的是如果明年這時還沒死就再聯(lián)系,“那時他會寫寫病苦經(jīng)驗與對死亡的沉思。”
作家葉開:他是一位趣人,渾身故事,游戲人生而有大情懷。2009年在馬纓花賓館跟他聊了很久,蒙題贈長篇小說《一億陸》等。曾想寫《張賢亮評傳》。懷念!
作家陳村:張先生是中國作家中少有的真土豪。將寫作、行商、參政、行樂結(jié)合得那么無隙,賣出西北的荒涼,很難得。
作家虹影:他早期所有作品都讀了,后期的沒有讀。這個人很可愛,直來直去,不掩飾,喜歡女人,也不裝,很直率,少見??傊莻€討人喜歡的人。
導演王家衛(wèi):第一次來內(nèi)地拍的電影是《東邪西毒》,當時得到了西部電影集團和張賢亮老師的很大支持。今天,兩個張老師(另一位是指《東邪西毒》的主演張國榮)都不在了,我感到很遺憾。中國電影需要張老師這樣優(yōu)秀的人才,這樣中國電影才有希望。
經(jīng)典語錄
“我是貴族,能真正關心農(nóng)民的貴族”
1957年在“反右運動“中,張賢亮因發(fā)表詩歌《大風歌》被劃為“右派分子”,“勞動改造”長達22年。當時的他便留下了“敢言”的名聲,他的很多觀點盡管充滿爭議,但卻一針見血。
張賢亮曾談及90年代文學,他說“90年代文學已經(jīng)衰竭,文學逐漸離開人們的視野。文化多元化了,人們的業(yè)余時間分流了。90年代起,人們開始向錢看了,而又是90年代,我該寫的都寫了,完成了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我們這一批新時期的文學作家逐漸退到二線。80年代風云一時的旗手也開始進入衰退期。在那個歷史狀態(tài)下,我盡到了自己的歷史責任。”
對于自我貼上“貴族”標簽,他曾解釋,“我自認為是精英,但不是不愛護農(nóng)民。我是貴族,能真正關心農(nóng)民的貴族。”
而談及經(jīng)商對于寫作的影響,他曾說,“作為一個作家,‘下海’的經(jīng)歷豐富了我的創(chuàng)作素材。這幾年我雖沒有發(fā)表重要作品,并不等于我沒在寫作?,F(xiàn)在中國文壇的風氣不正,信仰迷失、禮崩樂壞,也不是發(fā)表重要作品的時候。”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兩岸青年論壇在香港舉辦 聚焦人工智能發(fā)展2025-01-09
- “浙”里江山登高迎新年,兩岸攜手逐夢新征程2025-01-09
- 融·合|“回家”的運動 讓兩岸青年的心貼得更近2025-01-09
- 誦《鄉(xiāng)愁》、齊跳舞 兩岸青年同書中國“?!?/a>2025-01-09
- “西安藝術之匙·歷史之門”臺灣大學生研學活動在西安舉辦2025-01-09
- 2025年第二十三屆“兩馬同春鬧元宵”燈會完成全部布展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