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三伏”最早文字記載于南北朝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8-14 10:43:12 | 來源: 人民網(wǎng) |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tǒng)稱,分別對應著夏至以后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和立秋以后的第一個庚日。古籍認為這是一年中最炙熱的三天。“三伏”每年的日期不固定,通常出現(xiàn)在陽歷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間。
“貼三伏”療法又名天灸,最早文字記載見于南北朝,明代李時珍編著的《本草綱目》也介紹了天灸療法可以“截瘧”。具體的藥方源自于清代人張璐,在其所著的《張氏醫(yī)通》中記載,以麻黃、白芥子、甘遂等辛溫散寒的藥為主,研成粉末貼于穴位上。按照中醫(yī)的說法,庚屬金,與肺相配,“三伏”之日人體陽氣最盛,將藥膏貼于后背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可提升陽氣,達到“冬病夏治”。
相關(guān)新聞
新聞推薦
- “蛇”來運轉(zhuǎn)·杭臺兩岸年貨節(jié)盛大啟幕2025-01-10
- 臺灣青年走入龍虎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兩岸青年論壇在香港舉辦 聚焦人工智能發(fā)展2025-01-09
- “浙”里江山登高迎新年,兩岸攜手逐夢新征程2025-01-09
- 融·合|“回家”的運動 讓兩岸青年的心貼得更近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