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內地不再吸引退休港人 他們還能去哪里?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4-08-12 16:14:59 | 來源: 新華網(wǎng) |
康湖頤養(yǎng)山莊是一個退休社區(qū),位于東莞附近,占地27公頃。上世紀90年代,這里興建了一批豪華住宅,專為吸引香港人,康湖就是其中之一。這里有農地、花園,可以跳舞,還可以練書法。
但是,盡管這里風景優(yōu)美,而且有社區(qū)的凝聚感,但圣公會退休神父Joe仍于7月份離開這里,回到香港。
近年,數(shù)以萬計退休港人遷往內地,希望遠離人群擁擠、物價高昂的香港,在內地過上更好的退休生活。Joe也是其中之一。但現(xiàn)在越來越多人返港,因為他們在內地得不到價錢相宜的西醫(yī)服務,也得不到政府津貼。
Joe說:“萬一有一天我需要急救,該怎樣把我送過境?去世后遺體怎么辦,就更不敢想像了。”Joe患有多種疾病———冠心病、腎衰竭和輕度抑郁。
康湖頤養(yǎng)山莊的負責人表示,這里的香港長者人數(shù)從2008年的300人降至如今的103人。有些人在這里去世了,但許多人都回到香港,希望得到更好也更便宜的醫(yī)療服務。
這就成為香港政府面對的難題。2012年香港65歲及以上長者有98萬,預測到2041年將增加到256萬。眼下正在等候護理床位的65歲及以上長者就超過3萬人。香港人口快速老齡化的問題急需解決。
香港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預計今年晚些時候提出政策建議,可能的提議之一是鼓勵港人退休后移居內地。
但Joe等人發(fā)現(xiàn),在內地過退休生活并不那么容易,因為一旦離開香港,就無法享受香港長者的許多福利。在內地居住的香港市民能得到的政府津貼有限,而無論內地政府還是香港政府都沒有向此類人士提供醫(yī)療福利。香港中央政策組7月份的研究報告將這批港人稱為被邊緣化的一群人。
香港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章明說,香港土地資源稀缺,鼓勵長者到內地居住是其中一個方法。
香港政府現(xiàn)有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1年約有11萬香港退休人士移居內地。政府相信實際數(shù)字可能更高。
到底有多少長者回到香港,目前并沒有可靠數(shù)據(jù)。香港社會福利署稱,2009-2010年度至2013-2014年度期間,參加“綜援長者廣東及福建省養(yǎng)老計劃”的人減少了大約三成,從2985人降至2096人。
香港長者陸續(xù)返港是因為有兩大難題尚未解決———醫(yī)療服務難,以及內地物價上漲。
移居內地的長者無法得到香港公立醫(yī)院的平價服務,也無法像在港70歲及以上長者般得到每年2000港元(1港元約合0.79元人民幣———本報注)的醫(yī)療券,用于支付私家醫(yī)生提供的基本服務。在內地,香港長者必須自行負擔這些費用,連緊急救護車服務也不例外。
Joe認為,鼓勵長者在內地過退休生活并不合適。“去醫(yī)院做一次膽結石檢查加上止痛藥,就要3000港元。如果是在香港,只要幾百港元就夠了。”
內地物價上漲是促使長者返港的另一大因素。
現(xiàn)在,100港元只能兌換約80元人民幣,而在上世紀90年代則為140元人民幣。
香港政府頒行了一些措施,確保移居內地的香港長者能夠得到一些津貼。去年,港府頒布新政策,移居廣東省的長者可獲每月1135港元津貼,也無須每年返港。
港府還設立“長者生活津貼”,為月入低于7090港元且資產(chǎn)不足20.1萬港元的長者提供津貼,但不適用于在內地生活的長者。
陳章明說,應該盡快改善長者養(yǎng)老服務,“這需要兩地政府加強及改善溝通。”
據(jù)參考消息報道,【香港《南華早報》網(wǎng)站8月10日報道】題:內地不再吸引退休港人還能去哪里?(記者黃綺湘)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shù)據(jù)見證變化 中國經(jīng)濟展現(xiàn)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沈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lián)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yè)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jié)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