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漢談“七七事變”:中國的生機在堅決對日抗戰(zhàn)

中國軍隊在盧溝橋抗擊日軍的進攻。(資料圖)

 

田漢(1898~1968),湖南省長沙人,我國革命戲劇運動的奠基人,戲曲改革工作的先驅者,杰出的戲劇家。他一生寫有各種劇本一百多部,寫歌詞和新舊體詩兩千余首。他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是時代的強音,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他的一生極為豐富,充滿了浪漫與傳奇,幾件發(fā)生在8月的如煙往事,就像那彎曲小路上的路標,帶領我們進入田漢內(nèi)心的深處及魂魄的遠方。

 

開不敗的“五月花”

 

“‘五月花’是英國第一批到北美洲去的移民所乘坐的船只的名字,他們不堪忍受國內(nèi)的封建壓迫去尋找自由獨立的生活,現(xiàn)在我們也處在民族存亡的時候,要跟隨時代的巨輪乘風破浪前進。”

 

上世紀30年代初,田漢參加了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 ,并被選為以魯迅為首的七人執(zhí)行委員之一,接著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發(fā)表了著名的《我們自己的批判》,公開宣告向無產(chǎn)階級轉向。田漢入黨后,參與了黨對文藝的領導工作,由于反動勢力的猖狂,田漢被迫轉入地下,但他更堅定地進行革命戲劇活動。

 

1932年,杭州五月花劇社成立。這是田漢聽到“集美歌舞劇社”因經(jīng)濟困難無法維持后的情況,認為可以組織起來在杭州開展革命戲劇運動,后來派劉保羅、辛漢文、龍濯、易杰等同志來杭州,和田漢的弟弟田洪邀集“集美歌舞劇社”留下的人,重新組織五月花劇社,并暗中給予很大的支持。“五月花”命名的來由,田漢這樣說:“除因在5月成立外,還因為‘五月花’是英國第一批到北美洲去的移民所乘坐的船只的名字,他們不堪忍受國內(nèi)的封建壓迫去尋找自由獨立的生活,現(xiàn)在我們也處在民族存亡的時候,要跟隨時代的巨輪乘風破浪前進。”

 

在田漢的支持下,五月花劇社于1932年5月中旬、5月末、8月,在西湖之濱相繼舉行了三次公開演出,演的多是反帝、抗日的劇目。前兩輪公演,五月花劇社已得到了浙江和杭州廣大觀眾的同情和擁護。8月份的公演,演出了田漢編的《洪水》、《戰(zhàn)友》,還有《SOS》、《賊》、《嬰兒殺戮》等劇,數(shù)千觀眾觀看了演出。

 

當時,歐陽予倩的兒子歐陽山尊恰好在杭州電廠做藝徒,他白天做工,晚上和田漢的弟弟一起搞舞臺燈光工作,燈壞了就由他來修。他還曾經(jīng)想方設法添置工具,創(chuàng)造了自控節(jié)光器。碰到有的角色臨時病了,歐陽山尊就去替補。他曾和舒繡文聯(lián)合演出,一個演老婆,一個演老公,田漢的兒子田海男扮演他們的孩子。田漢的母親易克勤也成了“五月花之母”,她無私地為劇團的演員們送茶送飯,還把孫子從菜園里拔的菜、釣來的魚做給大家吃。老人全力支持田漢的事業(yè),雖然生活清貧卻從無怨言。

 

五月花劇社的演出,鼓舞了青年學生和人民日益增長的反帝情緒,喚醒了人民對于反動統(tǒng)治者的憎恨。同時也引起了當局的暴怒。8月初,劇社準備在民眾教育館的禮堂演出《亂鐘》和《戰(zhàn)友》。田洪帶著一些人正在緊張地裝臺,演員們開始化妝,觀眾陸續(xù)入場,這時突然涌進大批便衣軍警,將劇場包圍。田洪很機警,馬上從人群里混出來,這時操場上有人踢足球,正好一個球朝他踢來,他接過球又踢了回去,就這樣通過了包圍圈,回到家里他匆匆換了件衣服,到上海找田漢求救。這次搜捕,警憲當場抓捕了劇團中的劉保羅、桂公創(chuàng)、龍濯等人。至此,田漢全家支持的五月花劇社,被迫解散了。但是它在杭州三個月的演出,特別是8月的最后一次公演,永遠留在杭州人民心中。

 

充滿期待的吶喊與奮斗

 

1937年7月8日,盧溝橋事變的第二天,田漢寫了《聞盧溝橋開火》一詩,后來,他又匆匆寫了《決心》一文交由《新民報》發(fā)表。他在文中說:“盧溝橋的炮聲含有示威作用……中國的生機在堅決的對日抗戰(zhàn)。不趁此奮然而起,天下蓋無不可忍之事,而中國生機殆有斷絕之慮。”

 

雖然田漢1935年2月被捕,經(jīng)過兩年的牢獄之難,被徐悲鴻等保釋出獄,但行動一直受限不得離開南京,無法奔向藝術活動的中心上海。于是,他潛心開始創(chuàng)作四幕話劇《盧溝橋》,意欲以此劇慰勞前方抗日將士。

 

南京的8月酷暑難當,他夜以繼日地趕寫劇本,常在燈下?lián)]汗如雨。劇中的插曲有許多,都由張曙作曲。為了易唱易記,激揚抗日熱情,張曙采用了老百姓熟悉的民歌曲調(diào),譜寫了《盧溝問答》、《好大刀》、《送勇士出征歌》、《盧溝月》、《盧溝橋》等曲。這些歌曲在戲公演之前,已經(jīng)陸續(xù)在報紙上發(fā)表了,很快傳遍南京,飛向四面八方,戲未登場就形成了“先聲奪人”之勢。

 

8月9日,話劇《盧溝橋》在南京公演,田漢和導演洪深都親自登場,張曙和冼星海也都上臺扮演拉洋片的江湖藝人,王瑩、胡萍都扮演女兵,成為雄赳赳氣昂昂的抗日女戰(zhàn)士。雖然《盧溝橋》劇中沒有中心情節(jié),也沒有主要人物,有的只是一個個充滿激情的群眾場面,但穿插著不少政治抒情歌曲,整個演出以激情取勝。這種激情的表露在當時還是受到限制的,因為當局正與日方交涉,是“戰(zhàn)”還是“降”尚在猶豫中。所以開幕前一群特務突然跑來,極力阻止演出,全場觀眾為之大嘩。洪深先生當即跑到前臺,與特務們據(jù)理力爭,在廣大觀眾的有力支持下,《盧溝橋》終于得以勝利演出。

 

話劇加唱是田漢的拿手好戲。當臺上唱著《送勇士出征歌》的插曲時,臺下不少觀眾自覺地加入合唱,全場充滿著“出征”的敵愾。這天首場演出是招待各界人士的,剛剛出獄的“七君子”成為嘉賓,他們正是因鼓動民眾抗日而被當局逮捕的。田漢聽說“七君子”來看戲,特別興奮,待劇終幕落,全場掌聲雷動時,田漢急忙跑到樓上的貴賓席與“七君子”一一握手?!侗R溝橋》在南京連演15天,日夜兩場,場場爆滿。與此同時,上海演出了左翼戲劇界集體創(chuàng)作的話劇《保衛(wèi)盧溝橋》。寧滬呼應,打響了“抗戰(zhàn)戲劇”的第一炮。

 

1939年7月中旬至8月間,在桂林,田漢率領評劇宣傳隊首次演出了《江漢漁歌》,成為第二期公演的一個重頭戲。這是田漢6月寫就的一個44場大型京劇劇本,是他在《漁夫報國》基礎上改編和擴大的,重點描寫的是民眾,表現(xiàn)的是來自民間的偉力,以熱烈的群眾場面和緊張的戰(zhàn)斗氣氛取勝。此劇由龔嘯嵐導演,演員徐敏初、李雅琴、李迎春均有精彩的表演。劇中水陸作戰(zhàn),兩相配合,表演上也頗出新意。雖然氣候炎熱,但戲院門前車水馬龍,尚未開演即告座滿,所以該戲在桂林不間斷地上演了許多場?!督瓭h漁歌》寫的是宋朝抗金的故事,但表現(xiàn)著田漢的現(xiàn)實體驗,是他的抗日時期戲曲本子中演出最多、影響最大的一部戲。

 

暴風雨中的默契

 

田漢痛苦而又嚴峻地說:“只要我的作品在,我怎樣寫作和為什么寫作的材料在,那么,過一千年,人們還會了解我是忠于黨和人民的。”那天夜里,田漢和秘書黎之彥就在田漢母親住的屋子里,悄悄達成了默契。

 

1966年8月,田漢居住的北京東城區(qū)細管胡同9號,紅漆剝落的大門半掩著,四周墻上張貼著大標語: “打倒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田漢!”對田漢的批判和揪斗愈來愈頻繁深入。

 

黎之彥1954年大學畢業(yè)后,被分配做田漢的秘書。 “現(xiàn)在盛行秘書、子女揭發(fā),你不揭發(fā)嗎?”田漢這句話讓秘書感到驚訝和恐懼。田漢痛苦而又嚴峻地說:“只要我的作品在,我怎樣寫作和為什么寫作的材料在,那么,過一千年,人們還會了解我是忠于黨和人民的。”那天夜里,田漢和秘書黎之彥就在田漢母親住的屋子里,悄悄達成默契。

 

田漢接下來的生活,就是沒完沒了的檢查交代和挨批判被揪斗。黎之彥則擔驚受怕地把不少收藏在家里的所謂“變天賬”、“黑材料”,作巧妙的偽裝、肢解、分散,把“時間”記在幾十本不同的書頁上,“日記”肢解掉包,“文字”不是天書的天書,不是盲文的盲文,就是找到它也是看不懂的碎片。就這樣,這些珍貴的資料終于躲過了一場災難,等到“文化大革命”結束后,才見了天日。黎之彥帶著對田漢的懷念與崇敬之情,慢慢地細心地做復原工作。經(jīng)過艱苦的努力,終于在1991年8月完成《田漢創(chuàng)作側記》一書定稿,次月出版。這部書,可資后輩作家(不僅是劇作家)學習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史學家、研究家研究田漢及其作品。

 

“文革”中,田漢與秘書黎之彥相互默契的舉動,讓今天的人們能夠真實地看到近半個世紀前一對戲劇工作者的忠誠,見證著藝術與現(xiàn)實之間微妙復雜而耐人尋味的關系。

 

(北京市檔案館 楊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