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追討核材料意在敲打安倍 日不滿美國“舊事重提”

獨家:美追討核材料意在敲打安倍日不滿美國“舊事重提”

 

據(jù)參考消息2月19日報道 1月26日,共同社援引日美政府人士透露的消息報道稱,美國政府正要求日本歸還300多公斤钚。報道說,美國在冷戰(zhàn)期間把這批放射物質(zhì)交給日本用于研究,其中大部分為武器級钚,理論上能夠制造出40至50件核武器。這一消息在日本主流媒體似乎波瀾不驚,但在日本網(wǎng)絡上卻引起很大反響,留言和評論不絕于耳。

 

日方消極對待歸還

 

據(jù)報道,這些钚是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fā)機構(gòu)位于茨城縣東海村的快中子反應堆(快堆)的臨界實驗裝置作為核燃料使用的。

 

實際上,從2010年主辦首屆核安全峰會前后,美國就開始對這331公斤钚密切關(guān)注,要求日本歸還。而日本迄今為止一直堅決反對歸還,認為這些钚對于快堆的研究非常必要。但是在美國的多次要求下,日方不得不屈服。從去年開始,日美間開始正式協(xié)商歸還的可能性。美國希望能夠以今年3月于荷蘭舉行的第三次核安全峰會為契機,就歸還達成協(xié)議。

 

共同社還透露,日本通過對核電站使用過的核燃料進行再處理,共擁有約44噸钚,但是日本政府專家指出:“與研究用的钚相比,這些钚雜質(zhì)非常多,無法用于快堆研究。”共同社指出,福島第一核電站發(fā)生事故后,由于日本進入零核電狀態(tài),尚未看到日本有钚的消費前景,美國政府也對日本方面表示過擔憂。

 

不滿美國“舊事重提”

 

對于美國對日“追討”钚這一舉動,共同社只是簡單評論說:“奧巴馬政府是從阻止核恐怖襲擊的觀點出發(fā),提倡實現(xiàn)能夠轉(zhuǎn)用于武器的核物質(zhì)的‘最少化’。”日本其他主流媒體轉(zhuǎn)載這一消息時沒有過多評論,也沒有看到有什么知名的政治人物表態(tài)。這似乎是因為日美同盟一直被視為日本最大后盾,政治家得罪美國可能會危及政治生命,所以并不方便開罪美國。

 

不過一些保守的民間團體和評論人士則在網(wǎng)絡上紛紛表達看法,對美國不乏激烈的指責。不少日本網(wǎng)民的不滿之情溢于言表:“美國在日本的核燃料循環(huán)利用技術(shù)尚無眉目的情況下就釜底抽薪”,“美國把民主黨政府時代就提出的歸還要求現(xiàn)在又大張旗鼓地捅出來,是別有用心”。

 

“幸福的科學出版社”主辦的“真自由全球網(wǎng)”刊登的一篇評論可以說代表了日本保守勢力的心聲。該文聲稱:“美國的要求威脅了日本和亞洲的和平。因為日本擁有能很快用于制造核武器的高濃度钚本身,就是對中國和朝鮮的潛在遏制力量。如果與日本的火箭技術(shù)結(jié)合,日本就可以擁有核導彈。日本雖然擁有對核電站乏燃料再處理之后得到的44噸钚,但由國際原子能機構(gòu)管理,并不擁有能夠轉(zhuǎn)用于武器的高濃度钚。要求歸還高濃度的钚,相當于取消了日本的潛在核遏制力。如果逼迫日本歸還,就需要美國提供牢固的核保護傘,但是現(xiàn)在日本顯然已經(jīng)無法指望不再充當‘世界警察’的美國。”

 

美國意在敲打安倍

 

不過,也有評論人士指出,本來美國的钚也是富余的。本國的钚都富余,還大張旗鼓要求日本歸還,顯然有些蹊蹺。

 

實際上,美國要求歸還武器級钚引發(fā)日本保守人士的激烈評論,恐怕還在于觸痛了其內(nèi)心深處的真實想法。評論家魚住昭指出,安倍晉三明知道美國會不高興,還是強行參拜靖國神社,這說明日本政治家和官員的行動還有內(nèi)在的原因。他介紹說,日前出馬競選東京都知事的前航空幕僚長田母神俊雄2008年曾發(fā)表文章,鼓吹“日本被視為侵略國家完全是冤枉的”,結(jié)果不得不下臺。而安倍晉三卻聲稱,“田母神先生所說的難道不是正確的嗎?”田母神俊雄則在所著《安倍晉三論》一書中,長篇大論地鼓吹“離開了安倍政府不行”。

 

魚住昭由此指出:“通過田母神俊雄的《安倍晉三論》,就可以知道安倍晉三的真實想法。一言以蔽之,就是實現(xiàn)日本的軍事自立,即修改憲法第九條,將自衛(wèi)隊改為國防軍,要求駐日美軍離開日本,然后解除武器出口限制,培育軍需產(chǎn)業(yè),擁有核武器。也就是最終消除日美安保體制,與美中俄等大國對抗。因此,核武器是一個必選項。”

 

有評論人士認為,奧巴馬政府此舉是給日本希望制造核武器的人敲響了警鐘。目前定居在美國的《讀賣新聞》前記者、自由撰稿人高濱贊指出:“雖然美國此次打出的是防止恐怖事件的名義,但是真實想法則是從日本手里奪走打核武裝這一外交牌的可能性。美國對于日本‘右傾化’的目光變得嚴厲起來了,慰安婦問題、修正歷史認識、參拜靖國神社、修憲等,安倍政府的行動已經(jīng)與此前的政府劃清了界線,不僅中韓,美國也覺得棘手。”(本網(wǎng)駐東京記者藍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