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北京-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在明長城中,獨具代表性。八達嶺長城是萬里長城向游人開得最早的地段,八達嶺景區(qū)以八達嶺長城為 主,興建了八達嶺飯店、全周影院和由江澤民主席親筆題名的中國長城博物館等功能齊全的現(xiàn)代化旅游服務(wù)設(shè)施。八達嶺景區(qū)以其宏偉的景觀、完善的設(shè)施和深厚的 文化歷史內(nèi)涵而著稱于世。

 

  八達嶺地理環(huán)境優(yōu)越,自古以來就是通往山西、內(nèi)蒙、張家口的交通要道。98年,八達嶺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交通十分便利。而且,八達嶺的年平均氣溫比北京低3℃以上,成為"夏都"延慶的旅游龍頭。

 

  八達嶺長城在北京延慶縣。是長城的一個隘口。其關(guān)城為東窄西寬的梯形,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嘉靖、萬歷年間曾修茸。關(guān)城有東西二門東門額 "居庸外鎮(zhèn)",刻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西門額題"北門鎖鑰",刻于萬歷十年(1582年)。兩門均為磚石結(jié)構(gòu),券洞上為平臺,臺之南北各有通 道,連接關(guān)城城墻,臺上四周砌垛口。京張公路從城門中通過,為通往北京的咽喉。從"北門鎖鑰"城樓左右兩側(cè),延伸出高低起伏、曲折連綿的萬里長城。長城全 6,700公里,是世界上古老的偉大建筑之一。

 

  北8樓是八達嶺長城海拔最高的樓,高達888.9米,建筑也很有特色。原來還可登上敵樓觀山望景,但目前為了保護文物封了樓門。

 

  從關(guān)城城臺到南峰的最高處南4樓,城墻長685.8米,高度上升142.4米,特別是南3樓至南4樓之間,山脊狹窄,山勢陡峭,長城逶迤400多米。城頂最險處,坡度約為70度,幾乎是直上直下。南1樓和南2樓,都沒有修復(fù)二層,從南3樓遺存的柱礎(chǔ)看,原來也有鋪房。

 

  南峰長城以南4樓地勢最高,海拔803.6米。登樓眺望,長城自西南向東北蜿蜓于山脊之上,宛如蒼龍,宏偉壯觀。使人不由得想起我國著名的長城專家羅哲文 先生登臨八達嶺長城時詠的詩;千峰疊翠擁居庸,山北山南處處峰。鎖鑰北門天設(shè)險,半哉峻嶺走長龍。從南4樓到南7樓,高度逐漸下降。南5樓與南6樓之間在 長城的內(nèi)側(cè)距城墻30米的山脊上,聳立著一座白色的小亭,這就是19876月落成的貴州省修復(fù)長城紀念碑亭。南6樓是一座鋪房,鋪房建在上層的頂 上,面闊三間,硬山頂,紅柱子,灰色瓦,小巧玲瓏。這大概是當年千總的指揮所。

 

八達嶺的由來

 

  由八大嶺諧音而得名。因這一帶山巒層疊,地勢險峻,據(jù)說所建的長城在這里要轉(zhuǎn)八道彎,越過八座大的山嶺,當年興建這段長城很艱難,工期遲遲完不 成,曾先后有八個監(jiān)工為其而死。最后通過仙人的點化,采取修城八法,即虎帶籠頭羊背鞍,燕子銜泥猴搭肩,龜馱石條兔引路,喜鵲搭橋冰鋪棧,才把建 筑材料運送到山上。所以人們就把這段長城稱為八大嶺長城,后來地名就諧音成八達嶺。

 

  由巴達嶺諧音而得名。相傳元代有一位叫巴達黎黎的皇帝到此,見這里關(guān)山險峻,崇巒疊翠,于是龍顏大悅,給此處賜名巴達嶺,后訛傳為八達 。但查閱《歷代帝王錄》、《中國皇帝大事年表》等史料,均查不出元代有過叫巴達黎黎的皇帝,卻有一位叫愛育黎拔力八達的,他就是元代第四位皇帝仁 宗。據(jù)傳他出生在八達嶺所在的延慶縣內(nèi)。

 

  由把韃靼諧音而得名。據(jù)傳明代時,八達嶺一帶曾一度成為防守滿族軍隊的前沿陣地,因明時漢人把東北方的滿族人稱為韃靼,所以有人認為八達嶺是把韃靼(意為把守韃靼之嶺)的諧音。

 

  由八道嶺諧音而得名。傳說明末李自成率起義大軍征戰(zhàn)到此,受阻于長城之外,李自成心急如焚。這時探馬來報,說前方還有八道險關(guān)。李自成聽罷長嘆一聲:這里的八道嶺實在是難以越過,看來強攻是不行!于是命令起義大軍改道而去,后來這里被稱為八道嶺。

 

  以上四種說法沒有確切的文字記載,難以考證。其實最可信的說法,應(yīng)是《長安客話》中的解釋:路從此分,四通八達。因為八達嶺是居庸關(guān)的外口,北往 延慶、赤城、蒙古,西去張家口、懷來、宣化、大同,東到永寧、四海,南去昌平、北京等地區(qū),可謂是四通八達,所以它是古代一條重要的交通要道和防衛(wèi)前哨, 素有京北第一屏障之稱。

 

  1982年,八達嶺作為北京八達嶺-十三陵風(fēng)景名勝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國務(wù)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名單。

 

八達嶺景點

 

  八達嶺長城全周影院:北京長城全周影院有限公司位于八達嶺長城旅游景區(qū),主營業(yè)務(wù)是放映環(huán)幕電影。環(huán)幕電影采用 先進技術(shù),立體聲音響,在360度的環(huán)型銀幕上展現(xiàn)六千多公里長城古跡、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以及有關(guān)長城的歷史故事(秦始皇登基、孟姜女傳說)、戰(zhàn)爭場 面,向游客介紹長城的歷史和現(xiàn)狀。(可放映英語或日語專場)

 

容納人數(shù):每場可容納600

放映時間:一場17分鐘

營業(yè)時間:每日上午800——下午500

票        價:成人32/人學(xué)生17/

地        址:北京八達嶺長城旅游景區(qū)

 

  六郎像:磨刀石以南百余米,公路東側(cè)有個小山包,山上亂石縱橫,其中有一塊表面光滑的巨石,上雕著一個盤膝而坐的人像。像上方有人字形屋頂,這就是六郎像。

 

  五郎像:從彈琴峽隧道南口的停車場旁,登上新修的60級石階,在一處平臺前的石壁上,浮雕著一尊兩米多高的佛 像,民間傳說是五郎像。楊五郎在金沙灘大敗脫身后,到五臺山當了和尚,因而有身著袈裟的形像。但是,細致一瞧,就會發(fā)現(xiàn)傳說與石刻不符,佛像的印契(即法界的德行)表明是阿彌陀佛。佛像結(jié)跏趺坐,兩腳壓腿姿勢叫吉祥坐;兩手平置腿上,兩手手指交叉,大拇指對頂,食指彎曲作上品上生手印。這是 阿彌陀佛九個手印中最高的手相,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的人去西方凈土。這個地萬為什么要刻阿彌陀佛呢?古時,這巖坎下臨溪谷,是關(guān)溝大道中最險要的地段而且有傳說的五鬼頭作祟,于是刻下阿彌陀佛,來往行人受菩薩保佑,而一路平安。

 

  觀音閣:在彈琴峽石壁上,有一小山洞,洞原為一個廟。顧炎武說:彈琴峽水流石罅,聲如彈琴,上有佛閣。如今佛像已無,只剩洞口門楣。

 

  彈琴峽:從彈琴峽隧道北口下到小溪旁,只見崖壁陡峭,向東不遠,石崖題刻有彈琴峽、五貴頭六個大字,這里原是 關(guān)溝著名景觀:彈琴峽。古時,這兒峰回路轉(zhuǎn),山青水秀。兩山相峙,石壁相對,清溪中流。溪水從緩坡瀉下,淌流在石罅之間,淙淙有聲,兩岸的石壁為之共 鳴,悠揚婉轉(zhuǎn),如彈琴聲清脆悅耳,故名彈琴峽,元朝詩人陳孚到此,曾寫詩月作金徽風(fēng)作弦,清聲豈待指中彈?伯牙別有高山調(diào),寫在松風(fēng)亂石間。清代 詩人魏源描寫這一勝景是:無復(fù)戰(zhàn)場悲,但尋響琴峽。修京張鐵路時,曾將東北面小山和峽谷削為平地,修八達嶺公路,開山鑿洞的泥沙石塊,填平了溝谷。如 今石壁題字依存,溪水旋蕩于峽谷的優(yōu)美聲音再也沒有了。

 

 

門票價格: 成人票(八達嶺長城+八達嶺全周影院):85 

                     學(xué)生票(八達嶺長城+八達嶺全周影院):65 

                     特殊人群(兒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

 

開放時間:6:30—19:00 

 

交通概況:

 

  八達嶺位于北京西北方向的延慶縣境內(nèi),距離市區(qū)約80公里。從市區(qū)到八達嶺有高速公路。乘旅游專線車一小時可以到達。旅游專線車每天早晨在市區(qū)的前門樓東 側(cè)、天安門廣場歷史博物館門前、崇文門路口東南角等地發(fā)車,車票價:往返人民幣36/人。德勝門乘919路(每15分鐘一班車),前門(17路站)乘游1路,北京站東街(103路站)乘游2路,歷史博物館西門乘游2路支線,東大橋(28路站) 乘游3路,西直門、動物園乘游4路,蘋果園乘游4路支線,前門西出租站乘游5路,安定門、前門乘游8路均可直達(各游車首發(fā)時間均為早上630),車程 只需40分鐘。   

 

  登八達嶺長城的最便宜的乘車方式,乘地鐵等車輛到德勝門下車,乘919路公交汽車直達八達嶺長城腳下,普通車每人5元,快車每人10元,五分鐘發(fā)一輛 車,比旅游車要便宜許多,又方便。乘旅游專線車50元一人,包括居庸關(guān)長城,八達嶺長城和十三陵。